中国人的健康大数据出来了,惨不惨,自己看看!
2015/8/19 生活小窍门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

在过去,中国人的健康问题,被高速发展的经济速度掩盖了。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整个社会趋于和谐时,我们才发现健康才是首要。但是,只有健康遇到问题时,我们才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忙着攒钱去看病,谨以此文提醒各位,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态!

二、健康大数据·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
中国22%的中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
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心脑血管疾病;
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和癌症等问题;
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
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
2013年到2014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中国是22%,美国是12%。

中国社科院《人才发展报告》七成人有过劳死的危险,如果中国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达到3000亿人民币元人民币。
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将在2005年——2015年间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中国的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

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女性更容易受到妇科、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
男性则面临猝死、过劳、癌症等问题!
2013年,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
肥胖人口将达到3.25亿,未来20年将会增长一倍,腰围只要增长一英寸(2.54厘米),血管就会增长4英里,患癌风险高8倍!

《千手观音》23位主要演员中19位都是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聋哑
英国研究证实:有85%的药品是无效的,对病人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医疗干预。
美国研究证实: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体系与人的健康没有太大关系。
美国研究证实:有30%---40%的手术根本不需要做!
美国研究证实:与美国人健康寿命相关的因素中,只有10%跟医疗相关!导致美国人健康寿命延长30年中,有25年与医学没有关系。
四、健康大数据·中国每天有720个缺陷儿出生

2006年9月12日是我国首个“预防出生缺陷日”,同年监测显示,每隔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相当于每小时30个,每天720个!

五、中国青少年健康大数据
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
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小学生近视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学生80%
中国7个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
调查显示:我国超过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
中国青少年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调查:
目前中国2.7亿在校生蛋白摄入量,仅为标准的65%。
铁、钙、锌严重不足,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
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2013—2014年度,北京中小学肥胖检出率为19.5%,其中10%出现脂肪肝,而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2型糖尿病发病率20年间增长了11—33倍。
教育部《2013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
小学生近视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学生80%
沿海城市高中毕业生视力低下率85%
高度近视率呈急剧上升趋势
六、中国老年人健康大数据
202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
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要人民币150亿。

老龄化进程:法国115年;
瑞士85年;
英国80年;
美国60年;
中国18年。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
2003年我国未富先老,人均GDP为1000美元。

专家提醒
不要总以为疾病离我们很远,更不要让健康埋有隐患。
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朋友,太多的亲人被疾病、被癌症夺去了鲜活的生命。
要知道,很多疾病在早期是很容易防治的,长期失治才会加重恶变,以致丧失生命。
有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才能早预防、早治疗,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很多重大疾病都是从轻度重疾开始的!

看完以上数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其实,人一生的追求不外乎财富增长、事业成功、爱情美满、家庭幸福……但无论我们追求多少、拥有多少,如果失去健康,一切都将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亲朋,保健养生从现在做起!

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只是一个故事,我们看一看,听一听也就过去了,如果不幸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那就是一个事故了;到时候连累的还是自己至亲至爱的家人。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小窍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