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大年初二初三
2016/2/9 生活小窍门
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生活小窍门”,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好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大年初二是正月的第2天,也是农历新年第二天。祭财神,回娘家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这一天中国各地汉族同胞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又有: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四吃烙饼炒鸡蛋,初五吃饺子捏小人嘴,初六吃合子,合子夹七合子夹八合子夹九,一直吃到拐弯。

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
大年初一、二忌洗衣,传说这两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初二面, 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二,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话。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习俗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 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 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民间以为 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民间传说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发大财行大运
2016财源滚滚
万事如意
赶快送给家人朋友们吧~
恭祝大家猴年发大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手指的长度就能知道性格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生活小窍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