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黄连”被看作清热代表?
2016/9/24 健康辞海

世界上最温暖的两个字是从你口中说出“晚安”
微信回复“晚安”,送你每日一语

●●● 相传很久以前,四川有个老中医,收了一个名字叫黄连的徒弟,这个徒弟心地善良,勤劳憨厚。 有一年春天,老中医的小女儿佩佩姑娘外出踏青,带回来了一种开绿色小花的野草,十分好看。小徒弟便帮她把这小草种在了药园里。他每天给药园的中药上肥浇水,也给那野花浇上一份。第二年夏天,老医生外出给人治病,一个多月没回家。没想到,他的小女儿生了一种奇怪的病,一天天地消瘦。 老医生的几位好友医生用了各种办法,也没有治好小姑娘的病。小徒弟想起了那绿色野花草,前个月自己喉咙痛,偶然摘一片椰子,嚼了一下,虽然苦得要命,但过了一个时辰,喉咙痛居然减轻了。接着,他又嚼了两片叶子,当天就不痛了。想到这里,于是他拔下这种小草熬水,让小姑娘喝下。说来奇怪,小姑娘早上喝的,下午病就好多了,再喝了两次,病居然全好了。事后,老医生回来了,一问经过,非常感动,连声感谢小徒说:“佩佩害的是肠胃湿热,一定要清热燥湿的药才医得好。这开绿色花的小草,看来对清热燥湿的功效呀! 为了感谢这个徒弟,老医生便把这味具有清热解毒,味极苦的野花药材,取名为“黄连”。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便可道出了其中滋味了●●● 黄连又名“味连、川连、鸡爪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之处,属毛莨科黄连属。作为一种常用中药,黄连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因其根茎呈连珠状而色黄,味“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苦”,主泄、燥湿、坚阴之功,有清泻火热,泄降气逆,通泻大便,泻火存阴的作用;“寒”与“苦”作用类似。依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黄连普遍应用于热性病当中。 黄连可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痢、痞满、呕吐、泄泻;也可泻火解毒,用于胃火牙痛、消渴、肝火胁痛、心火烦躁不寐、神昏谵语、吐衄下血、痈肿疮毒、耳目肿痛。 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都属清热降火药,但黄芩偏于清上焦火,黄连偏于清中焦火,而黄柏则偏于清下焦火。根据其各自的特点,临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时常选黄芩,遇有胃炎时常选黄连,遇有大肠及膀胱湿热火盛时可选黄柏治疗。●●● 不同炮制方法的黄连,效用亦有所不同,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火;酒炒可以引药上行,并可以缓和苦寒之性;姜汁及吴茱萸炒,则辛开苦降,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猪胆汁炒,长于泻肝胆火。

不同炮制方法的黄连效用亦有所不同生用。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火;酒炒。可以引药上行,并可以缓和苦寒之性;姜汁及吴茱萸炒。则辛开苦降,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与猪胆汁炒。泻肝胆火。●●● 我们常把黄连与半夏配伍,可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黄连之苦降,可消痰湿所生之热;半夏之辛开,能理痰湿之壅结,除热中之湿。二药为伍,辛开苦降。调肠胃、理气机。用于痰热互结或湿热中阻所致之胸脘胀满,心下痞闷,呕逆欲吐,咳嗽痰粘,肠鸣泄泻,腹部胀痛等病症。 黄连配肉桂,肉桂辛甘,大热。入肾、脾、心、肝经。可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黄连、肉桂为伍,出自《韩氏医通》,因可使水火既济,阴阳交泰,故有交泰丸之名。其中黄连善清心热,泻心火;肉桂长于和心血,还可温肾水,使之上济于心,并能引火归元。二药为伍,寒热并用,有上泻心火,下温肾水,交通心肾之妙,治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等病症。心火旺黄连量偏大,肾水寒肉桂量宜增。 黄连配吴茱萸,黄连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配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二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三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四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总结黄连作为清热药的代表,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针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准确把握黄连的用法剂量可发挥其最正确的功效。
如需了解更多运动饮食健康知识,微信回复“健康咨询”,专业营养师在线为您服务!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那么分享一下让更多人知道吧!感谢支持!图文整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线咨询
关注【健康辞海】,回复“健康咨询”,专业营养师为你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
一个吃得很胡乱的人是很难有一个良好的脾胃!
一个活得很杂乱的人是很难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一个想得很混乱的人是很难有一个安祥、平和的内心!
所以,什么是健康的人生?选择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人生健康辞海健康优管理,美好新生活!
You are not alone,I am be with you.你并不孤单,我与你同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辞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