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报:中国医生该受到更多尊重
2016/8/1 医界新闻

     点击医界新闻

    置顶公众号!

     定期推送医疗界最新的资讯,代友求职,人才招聘,合作转让...等诸多医界优质内容,医疗界最专业、重服务的微信平台!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yijiexinwen@qq.com)

    

     “我觉得,中国患者不太尊重医生。多数患者的理念是我付了钱,就需要医生把病治好,治不好,就要闹。”作为一名医学生,泰国女孩滨弥很不理解中国医患间的关系。

     与滨弥一样不解的,还有同样学医的印度留学生程睿和毛里求斯留学生一凡。一凡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医生患者都是人,都可能犯错。对医护人员来说,犯一个错误,有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更多时候,一些患者认为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的原因,并不是医生造成的。比如,病人不遵照医嘱服药,从上世纪开始几何型增长的病菌耐药性等,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偶然发生的诊断错误,必须由医生承担责任,但他们应当被开除,而不是被殴打甚至被杀害。“暴力永远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作为医学生,我认为患者应该多理解我们,因为没有任何医生想伤害自己的病人。”程睿在评价近些年发生在中国国内的各种伤医事件时说:“如果让我从公众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过去几年里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如果患者和家属认为医院有错,他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无论威胁,还是杀害医生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目前欠缺的是,公众需要理解医护人员的做法,同时,医护人员在做决定前也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

     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语教师纳丘在上海工作了多年。在他看来,中国医患关系实在太差,“伤医这种算是社会‘耻辱’的事,怎么能在中国频繁发生?”他说,这让他感觉中国医生的地位不高,很多中国人对医生的付出并不了解。

     但从一名日本患者的角度来看,珊瑚认为,中国的就诊程序,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生态度问题可能是导致医患隔阂的原因之一。“我感觉患者和医生都很焦虑。”珊瑚说,大家挂完号,排队等医生看病时,偶尔会有患者插队,医生面对一屋子的患者,也会表现得有些不耐烦。而在日本,这样的事情从来不会发生。日本大型医院都是以专家团队为单位,共同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诊治过程中,医生说话耐心温柔。如果患者想感谢医生,只会带一些点心,或请医生喝杯茶。医患间的关系,淡如一杯水。珊瑚说,如果真的发生医疗事故,一定会通过法律解决。

     英国人哈利将包括医患关系在内的中国医疗问题,归咎于巨大人口数量导致的管理困难。“相比中国,英国人口数量小得多,医疗系统的管理较为简单,问题也就会少些。”肯尼亚留学生碧翠丝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人口众多导致的不良影响:“人多、医生少,医生的态度就难保证,进而让医患之间的关系变差。”

     医生是一个光荣的职业,这与在东方还是西方无关。但在中国,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一点,他们把医生当成了一个普通的职业。程睿说:“我的理解是,中国人认为他们付钱是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但这个行业不像一杯白开水,只要加糖就能让它变甜。我们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人类身体,我们并不能每次都保证理想化的结果,而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人也没有评判医生医嘱的能力。”

     “我认为,中国医患问题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虚假医疗机构致人伤害、患者维权受到忽视等原因造成的。”印度留学生克里夫说:“但中国人不应该就此认为所有医生都是一样的。在中国,我去过两次医院,医生接诊的态度都非常友善。”

     南非教师德沃也表示,医生本就应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与教师一样,应该得到患者的信任。但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医患正在失去相互信任。“当信任不在时,重建会非常困难。”德沃无奈地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界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