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强怎么办?问诊中国工业 “跛脚症”
2016/6/15 IT时代网

IT时代网 ITtime2000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级的工业大国,但是离工业强国还有一段距离,很多核心技术都需要从外国进口,除了一些精密仪器以外,竟然连100多年以前就出来的圆珠笔笔头都生产不了,太不可思议了。中国至今仍造不出圆珠笔的圆珠!?难道我们真的没有能力做一个优质笔头吗?

400多亿支的年产量,把中国推上圆珠笔第一生产大国的宝座。但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却高度依赖进口。这是中国工业现状的一个缩影:产能庞大,可谓大国,但核心技术有不少仍未攻克,还称不上强国。
圆珠笔笔芯事件细数有6,7年时间了,小编还记得当时媒体报道:这种尴尬,会在2014年结束,届时,由国家科技部支持的为期三年,花费6000万的专项研发将有结果,中国将形成完全国产化的圆珠笔产业链条。几年过去了,如果不是李克强总理又一次提出,小编真的想象不到,直到如今都造不出来一个优质的笔尖。

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今日,机器人已成为工厂的常客,珠三角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机器代人,“黑灯工厂”正在成为现实。但6轴以上高水平的机器人中,有85%是外资品牌,国内机器人厂商多为进口核心零部件后组装出售。
大而不强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因缺乏核心基础技术而被固化在产业链低端的困局。在巨大的体量和需求衬托下,工业基础能力的薄弱让中国成为“跛脚巨人”。
问题出在哪?又该怎么办?中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正在进行一个学术项目,试图问诊中国工业这一“跛脚巨人”。

6月13日,中国工程院“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项目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项目一期在过去的两年间提出了21份研究报告和企业发展“四基”(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案例集。
“工业强基战略研究” 项目是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质检总局启动的重大咨询项目,它以“四基”为研究重点,旨在破解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这一症结。
项目于2014年3月在京启动,成立了以路甬祥院士为组长的项目组,并下设有项目办公室、总体组、5个专项课题组和13个领域课题组。“质量技术基础战略研究”是专项课题之一,包括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的整体研究。13个领域课题组则涵盖航天、航空等方面。

机器人已成为工厂的常客
一期研究总结报告中提到,中国工业基础领域中从事生产研发的企业虽多,但较分散,集中度低,鲜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并认为在此现状下,基础技术难题的攻克难以单靠市场机制、个别企业或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实现。
对此,项目组长、两院院士路甬祥说,要将这些占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培育成“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创新扶持力度,除了提供普惠的共性技术外,还需提供投资融资、信息数据、人才培训、设计研发等服务支持,更有效地发挥政府学会、行业协会、创业创新联盟等组织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在研究中注意到,苏南、宁波这两个试点在微小型轴承车削、磨削、检测、装配风加工自动线上取得了良好态势,这印证了这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能在垂直的细分领域迸发出强劲的自我研发能力,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一批‘专、精、特’企业是强化工业基础的主要途径和抓手。”尤政说。此外,智能化、数据化也被提及。制造业的供应端需融合信息技术,为产品赋能,以此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轴承的研究上,国内侧重润滑、材料,但国外已开始从事智能轴承的研究。“‘四基’要搞上去,智能制造在里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而将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技术支撑的数据搜集起来,用于各个细分行业分享,将是工业在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资源。

“强化工业基础将要打一场艰苦、持久的攻坚战。”周济表示。13日启动的二期将继续为期两年,围绕提高我国工业基础能力,通过对“一条龙”推进路线图、“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培育等的研究,提供全面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文来源于:澎湃新闻网
点击标题,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滴滴,捧着金饭碗,却生生活出个“要饭者”的姿态
女大学生押“裸照”借贷,这些吃人的“校园贷”可谓触目惊心
追星算什么?他们每年豪掷千万只为请他吃一顿午饭丨IT时代网语音
一个直播软件反映出的农村青少年愚昧与无知,究竟是不是真相
苹果开发者大会,4大OS系统全面升级,来看看你的苹果又多出来什么功能~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所有原创投稿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创客100和创业者一起创业,寻求报道及合作、找融资、找项目、分享创业故事、文章转载加小编微信(ck100tmt)与我们取得联系,转载文章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创客100直投基金是基于种子天使阶段专业投融资机构,承诺所投BP,24小时给予回复,跑通审核流程的项目24小时决定投资。投递邮箱:BP@100tmt.com

原《IT时代周刊》微信平台
微信号:ITtime2000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IT时代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