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经来了 春天不会太远
2015/12/2 企业家日报
冬天,万物收藏,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首批薄壁无缝钢管的试制成功,犹如春风一般,我们期待着春天的来临。
11月18日上午十点,笔者在特殊钢分公司103车间厂房外看到:1辆拉着6根外径Φ508 mm、壁厚15.88mm的薄壁无缝钢管的汽车驶出103厂房,奔赴厂家——山东省滨州市詹化区惠宏新材料有限公司。“这批合同终于如期交付了,我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103车间主任田卫东如释重负的说道。
10月22日,103车间接到201530F01-007-065合同第13种规格的无缝钢管的加工任务,该无缝钢管的规格为Φ508×15.88,属薄壁无缝钢管,车间从未加工过薄壁无缝钢管,无法正确估计和预测薄壁无缝钢管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稍有不慎,就会因加工应力引起产品变形怎么办?面对挤压成型的管子,面对沉甸甸的订单,车间决心迎难而上,接受挑战,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不管到几点,没有问题才算完
自无缝钢管产品开发成功以来,103车间生产的都是厚壁无缝钢管,壁厚范围通常在40~160mm之间。多年来,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攻关和操作方法的改进,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优质、高效的无缝钢管加工技术,机加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
103车间技术主任张光川介绍道:103车间组织特殊钢分公司相关部门、兄弟单位及本车间工艺技术人员、一线操作者等针对本批薄壁无缝钢管召开了生产准备会。分析了该规格无缝钢管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从工艺、工装、切削用量的选择、操作方法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
由于是首次加工此规格的无缝钢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次,凌晨1:00,电机连接轮带的丝杠轴承套的轴承坏了,如果当天不修好,肯定要影响产出进度。值班调度赶紧打电话叫来了已经休息的王烤师傅,接到电话的王师傅赶来,顾不上休息,问清情况后,把进给系统全部拆下来,又通知了102车间备件处的师傅们,领取了新的备件,换好,再把系统重新安装好,此时已是凌晨3:00,为了不出任何意外,王师傅全程跟着加班到第二天早上8:00才回家休息”。机加班深孔工吕英豪向笔者讲述了当时的场景。
每天不仅要面对困难,更会遇到意料之外的紧急状况,可不管多大的困难,他们都咬紧牙关,遇问题冲在前,把硬骨头啃下来。
不管有多难,解决问题是关键
“工件毛坯长度均在7500 mm以上,壁厚仅为15.88mm,挤压毛坯存在的弯曲度及壁厚差 造成了内孔加工余量的不均匀,而加工余量的不均匀会产生很大的加工应力,引起工件变形,使工件内孔变成椭圆形,精车后造成壁厚超差,因此粗镗工序必须将内孔加工成标准圆。加工余量不均的问题主要反映在粗镗工序,粗镗是产生应力、造成工件变形的主要工序。为了消除应力变形,我们提议在粗镗工序后增加一道半精车工序,消除粗镗过程中因加工应力引起的变形。”这是出现在10月20日本批薄壁无缝钢管生产准备会上的一幕,当时为了讨论最佳方案,所有人都集思广益,提出可行方案,有时候大家为了一道工序的走刀,经常探讨到很晚。工艺组组长刘再禹说道。
在一开始进行加工的时候,让操作者增加一道工序,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完全可以按照P91、P92无缝管的加工办法,只要吃刀量小一些,操作精心一点,是可以完成加工任务的,但是无法消除加工应力,易造成工件质量变形,从而导致质量问题,产生不合格品。
为了避免精镗及精车工序中机床卡爪的夹紧力造成工件二次变形,决定在半精车时将工件一端约200mm长部分作为工艺装卡用料,该装卡部位不进行半精车,继续用作精镗工序的装卡部位,避免精镗时因装卡应力引起工件变形。精车时,仍装卡该部位,但通过车削将装卡用料减到80mm(卡爪长度),待钢管其余部位车到成品尺寸后再将装卡工艺用料切掉。为了避免切削力引起的变形,规定精车工序的加工余量控制在5mm之内,最后一刀的加工余量不得大于2mm。考虑到锯切过程中锯床的夹紧力也会造成工件变形,在锯床钳口及工件之间垫一些支撑木块,消除一部分夹紧力,避免了锯切工序产生的变形。这么多解决方案以及应对措施都被技术员郝俊记录下来,节约了时间,避免了问题。
103车间技术人员郝俊每道工序执行完毕后及时测量工件尺寸,了解变形情况,每隔4小时再重新测量一遍,了解产品的应力释放周期及工件的变形趋势及变形过程。
不管有多累,按时履约最重要
机加二班接到任务后,在班长栾永的带领下,加班加点抢干任务,由原来一天能干九米长,到后来一天能干15米长,他的四个徒弟吕英豪、刘君、李鹏强、赵志勇也不甘示弱,在师傅的带领下,每人每天可以干出九米多,班组给他们起了个“四大金刚”的绰号,这个绰号的背后,是他们的辛苦付出。
“由于生产准备工作充分,工艺分析准确,措施得力,现场指导及时,103车间顺利完成了本批薄壁无缝钢管的内孔精镗工作,且精镗一次合格率达到了100%。加上兄弟单位107车间在粗车、半精车、精车、锯切等工序的积极的配合,圆满完成了本批薄壁无缝钢管的试制加工任务,且全部符合技术要求,顺利交付用户。”103车间书记林强高兴地向笔者说道,再苦再累再难到现在都觉得值得。
本批薄壁无缝钢管的试制成功,使103车间的无缝钢管加工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扩展了车间的加工能力,同时使车间获得了薄壁无缝钢管加工的经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薄壁无缝钢管加工工艺的稳定及改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分公司无缝钢管产品的承揽和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四大管道国产化,根据市场发展变化,特殊钢分公司,也向煤化工管道方面拓展。随着技术不断革新,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各大电力设计院设计的薄壁管道越来越多,原来厚壁的P12、P22陆续将被薄壁的WB36、P91、P92取代,因此今后薄壁无缝钢管肯定是大趋势。
据了解,以前薄壁无缝钢管少的时候,因为加工困难等因素,都是委托外委厂家加工,像Φ508×15.88这样的无缝钢管精镗一支加工费用就需要6100元,而且加工效率受到制约。为了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精加工薄壁无缝钢管成了首要问题,这次薄壁无缝钢管试制成功不仅为北重集团节约了大量的外委加工费用,更重要的是为2016年合同承揽奠定了基础。
无论冬天怎么漫长,冬天过后就是春天。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企业家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