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这样做!
2016/8/14 中国健康养生堂

     2016年8月7日,农历七月初五,转眼,立秋。秋季,是最好的进补期。不过,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

     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如果能吃的合理,就能像吃了“免疫药”一样,健康地迈进秋天的大门。

     下面宗医君就来跟大家说说立秋养生的二三事儿!

     先调脾胃后进补

    

    


     要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使体内的湿热之邪排出,以下三类人要格外注意:

     脾虚者——吃点粥

     表现: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

     食补: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健脾和胃。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胃火旺者——吃点苦

     表现: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人,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

     食补: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清泄胃中之火。

     老人儿童——吃点山楂

     表现: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

     食补: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立秋养生这样做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润肺柔肝

     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养阴清燥

     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治感冒

     立秋后,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调养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适量运动

     立秋后,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入秋食疗记住它

    

     立秋之后,地面上的火热之气仍盛,闷热潮湿。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湿、暑热与细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

     所以,入秋后宗医君建议各位,秋后食疗记住“三”!

     多吃三种菜

     菜花——抵御感冒

     菜花含有维生素C,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其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菠菜——预防溃疡

     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芹菜——促进睡眠

     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多吃三种瓜

     丝瓜——清香通便

     丝瓜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丝瓜,加点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点海鲜酱油,味道非常好。

     木瓜——祛燥润肠

     木瓜除了当水果,一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汤喝,补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还能帮助消化,适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瓠瓜——清热开胃

     初秋气温仍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将肉类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证了蔬菜的摄入,也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瓠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中国健康养生堂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