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致敬抗击埃博拉医护人员
2014/12/16 医学生

     埃博拉暴发时间表

     ● 2013年12月,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的第一例埃博拉感染者,被称为“零号病人”的2岁男孩Emile Ouamouno死亡。

     ● 2014年3月22日,埃博拉在几内亚暴发。

     ● 2014年4月1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严重。

     ● 2014年4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反驳无国界医生组织的言论,并表示埃博拉疫情暴发没有那么严重。

     ● 2014年6月23日,无国界医生组织警告埃博拉疫情已经失控。

     ●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埃博拉疫情严重,并宣布国际公共卫生进入紧急状态。

     12月10日,美国《时代》杂志将“2014年度人物”授予抗击埃博拉的医护人员,以此向他们的勇气致敬。《时代》杂志将这一群体称为“埃博拉斗士”,正是因为他们挺身而出,“人们才得以在黑夜安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英雄之心”。在这期杂志中,刊登了5个在西非工作的抗埃斗士的故事,以反映这一群体在与埃博拉的抗争中所做的努力。但与此同时,在这场战役中,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虽然在感染埃博拉的病患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的幸存者,但在主动治疗方面,人们依然束手无策。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12月10日接受BBC采访时说:“虽然在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完全不能掉以轻心,西非地区的死亡人数依然数以千计。只要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没有停止,世界范围的蔓延风险就依然存在。”

     人们的恐惧使工作难以开展

     陈冯富珍表示,面对埃博拉,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都没能采取足够迅速的应急对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几内亚、利比亚和塞拉利昂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6331人,超过17800人被感染。

     “利比亚的情况有些改善,尤其是在首都的黎波里和洛法县(洛法县靠近利比亚最早的埃博拉暴发点)。几内亚和塞拉利昂的严峻形势也比前几个月稍有缓和。情况虽然比今年9月好一些,但我们希望未来感染人数能下降到零。”她说。

     官方的数字显然不足以说明埃博拉暴发形势的全貌,今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已经披露出来的数据其实远远低于实际感染人数,有许多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致死的案例并未被报告出来。

     陈冯富珍说,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做更多的工作,以确保提高数据的真实度。人们的恐惧和回避是工作的难点,当医疗团队进入疫情社区时,仍会遭到抵抗。“当看到穿着太空服的医疗人员进入村庄,带走他们的亲人,他们会感到恐惧,而把已经患病的亲人藏起来,甚至隐藏尸体。”

     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极度危险的,为病毒进一步传播埋下了隐患,疫情社区的参与是控制埃博拉的关键因素。陈冯富珍表示,必须尽量让疫情社区的人与医疗团队站在同一战线。

     疫情暴发与世卫组织大意有关

     此次埃博拉疫情大面积蔓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大意不无关系。

     西非地区最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是一位2岁的男孩,他于2013年12月在几内亚的东南地区死亡,这个地区也几乎没有任何医疗系统,当时还没有人知道他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直到2014年3月,埃博拉病毒蔓延暴发,患者死亡人数超过50人,人们终于认识到这是种可怕的传染疾病。

     2014年4月,无国界医生组织对外发声:埃博拉疫情严重。但这一声音被忽视了。世界卫生组织甚至在4月8日时,反驳了无国界医生组织的言论,表示疫情并没有那么严重,病情全球蔓延更是缺乏条件。6月23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发出警告,宣称埃博拉疫情已经失控。

     来自无国界医生组织的Andre Heller Perache医生回忆:“我们在疫情暴发开始就成立了第一个治疗中心,今年6月情况已经很糟糕,而我们的呼吁不被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忽视了我们,并不认为疫情严重。后来在重新考虑情况后,才确认我们所汇报的情况并很快宣布了应急方案。”

     到了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启动全球应急方案。也正因此,世界卫生组织面临了许多批评的声音。陈冯富珍说,全世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忽视了埃博拉,让疫情在眼前蔓延暴发开来。

     显然此次医疗组织反应不及时而导致疫情大规模蔓延,是个惨痛的教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将会做出一份关于疫情暴发始末的总结和分析报告。陈冯富珍表示:“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在我的任期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有义务和责任从中吸取教训,让世界卫生组织在以后变得更加高效和强大。”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徐明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