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肿瘤科的3个病人 | 实习那点事
2016/2/27 医学生
昨天晚上10点在急诊科下夜班后,路过医院肿瘤中心那栋楼,突然发现自己还惦记着在肿瘤科的那些病人们,于是一个人默默地坐电梯到了五楼,悄悄地潜入了医生办公室,坐在电脑旁,细细查看着那些病人的病程记录,上周在肿瘤科实习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A是一位乳腺癌伴肺、肝、骨、脊柱转移的患者,我来到肿瘤科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化疗了。每次查房见到她,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情,她静静地躺在病房的床上,消瘦而畸形,对她的病情乐观极了,每次和医生交谈,谈的都是她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她对病情乐观的态度。在她的病房里,充斥的是乳房溃烂的味道,每次医生查房带一层厚厚的口罩也不能阻隔病房里的气味。在医生办公室,她是医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仅是她的病情,还有她的家庭背景。她今年接近50岁了,还没有结婚,据老师说是因为她脾气古怪,实在没有人敢接受她。作为两位知名教授的女儿,我猜想她一定受过良好的教育,对疾病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可是,她的行为却令医生们都震惊了。她发现左乳包块已经一年多了,肿块越来越大,她却盲目迷信中药,直至左乳破溃三个月(溃烂的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行走都困难才到医院来看,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已经全身广泛转移了。由于已经是四期肿瘤,已经没有乳房切除的必要了,于是转到肿瘤科开始了漫长的化疗。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与患者的预后都是相当高的,可是她,却等到行走困难才来到医院,用主任的话说是“当了近三十年的医生都没有见到过这样对自己身体不负责的患者”。由于肿瘤已经转移到脊柱,她几乎直不起身子,只能天天瘫倒在病床上,于是请介入科帮她做了骨水泥把椎骨固定起来。有一次查房,她兴奋的告诉主任,她昨天晚上请阿姨做了生土豆片,因为生土豆片能够消退肿块,主任直接不知道该对她说什么了。
每天,当医生们工作闲下来的时候,总会把她的故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她古怪的脾气,强大的家庭背景,孤独的生活,令人不解的行为等等,医生们经常谈起她的各种言行举止,比如她某一天苦恼地跟医生说“乳房破了,不好穿漂亮的裙子了”等等。总之,她的一切举动让人感觉天真而搞笑。
她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但我只见过她妹妹一次,她的家人大概不怎么管她,听老师说是因为她的脾气与性格。照顾她的,只有她花钱请来的阿姨,这让我意识到她生活上的孤独。每次,我想亲近她和她聊聊天时,我都会想起在办公室里老师们讲的关于她的各种故事而没有和她亲近的勇气了。每天与她见面的机会,就是查房的时候,一个人在后面,默默的,注视着她,以及静静的听着她对医生说的话,心里充满了别样的感觉。
有时候,我想,或许她这样挺好的,至少她对病情充满了乐观,虽然她的时间并不太多了。
B是一位直肠癌全身转移的患者。她的身体已经消瘦到极致了。由于同样是癌肿的广泛转移,她已经直不起她脆弱的脊椎了,她每天能做的,只是躺在床上,静静的,静静的。由于化疗要做深静脉置管,她留存的静脉使得肿瘤科的医生跟她做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不得已,只好请麻醉科的医生在手术室做。那天,老师要我送她到手术室。由于肿瘤科病房离手术室有一段不算漫长的距离,在短短的路途中,我和护工,慢慢的推着她,深怕她受一点损伤,因为,她是那样的痛苦,稍微换一下体位或者震动一下都会异常艰难。我们走走停停,时不时问问她的感觉,走过了我感觉最漫长的路。
老师每次查房,对她都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因为,她已经在医院好久了,她的生命已经倒计时了,她也准备在医院终老了。医生对待老病人,大抵都是这样。
她的丈夫,我从来没有见过,儿子倒是见过几次,每次,她的儿子都会在她的床边背诵一本已经翻的很烂的四级词汇书。公务员的她,或许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现在,发现肿瘤已经两年余了,每天过的都异常痛苦。对于这位老病人,医生们也都不痛不痒的做着所谓的“治疗”,其结果,大家心里都有数。
只是,我时常会想起我推她去手术室的那段路程,那种小心翼翼,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
C是我见过的最为优雅的一位肿瘤晚期的患者。大概是上周四的中午,他来了。护士见到他,远远的叫“张老师”。他看起来年轻精神而帅气。他身高极高,穿着一件非常好的衬衫,来到医生办公室里坐下来,一点都不像一位患者,而像一位绅士。他这次是来复查与进行第N次的化疗的。他坐在医生的旁边,告诉医生,我要做XXX检查,不做XXX检查,开XX药,不开XXX药,这时,老师都会按照他的想法。等一切项目开完了,他淡淡的说,我要走了,我很忙,明天早上再来。老师对他说,好。这时,我听到护士跟他说“张老师,再见”,这真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场景。
等他走远,我问老师,刚才的张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吗。老师说,不是,他是个有着极高文化修养的景观设计师,所以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叫他老师。我问老师,他现在的病情怎样。老师无比淡定的,答,已经是肝癌晚期,恐怕。他这次来,只是来例行检查的。他现在每天还忙于工作,因此几乎不住医院。
翻开他既往的病历,我看到的是一个满是创伤的晚期肿瘤患者,自从去年发现肝癌后,先后做过两次手术,均是在全国有名的医院,他因为做化疗才来到我们医院。全身广泛转移,现在化疗只是稍微延长他的生命。他的工作单位极好,他快40岁了,还没有结婚,他的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与子女。
第二天一早查房,他已经躺在病床上了,没有穿病人的衣服。他依旧穿着他的衬衫,悠闲的在看一份报纸,好像疾病与他无关,他是一个很健康的人。医生问他了几句,他对答如流,仿佛病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虽然已经过去一周,他的那份优雅与淡然,在我的脑海中,依然挥之不去,有时会感怀,有时感叹,但更多的是艳羡。我不知道如果是我,是否会像他一样存着那一份宁静。
这三个病人,只是我在肿瘤科遇到的比较难忘的病人,他们给予我的,是别样的感受。肿瘤是一个慢性病,仅有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医生所关注的,不应该只是病人的病情,而是病人内心的感受。所以,有时候我觉得作为肿瘤科医生确实很无力。要做一个肿瘤科医生很容易,做一个好的肿瘤科医生却真的很难很难。
(文中所用病人的某些信息非真实,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以及窥探病人隐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