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差一点我可以教,我就想招一个英语好的学生 | 导师说
2016/3/25 医学生

     投稿人:GRS

     考研和高考不同,考研增加了面试环节,这是人与人沟通的过程,这场战斗不是只有考试分数高才能获胜,能赢得导师的青睐,让老师主动选择你,才算真正的胜利。

     首先,几乎没有老师不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考取高分,是一个学生的本分。但现实情况是,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只占少数,大部分同学需要想办法靠成绩之外的东西来获得老师的欣赏。

     最该引起重视的就是你的英语水平,这是一个硬性条件,有些高校甚至会专门划出英语四、六级分数线,你不能仅仅满足于425分的及格线,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曾经有导师说过“专业知识差一点我可以教,我就想招一个英语好的学生”,可见英语在导师们心目中的地位。因为读研期间无论是阅读文献、撰写文章、参加国际会议,都需要用上英语,所以导师很看重学生的英语水平。

     大学这几年千万不要停下学习英语的步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要好好练习,面试的时候能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定会赢得赞赏的目光。有追求的同学即使不出国留学,也可以去考雅思、托福,因为考试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让自己的英语得到显著提高。

     如果你在一个综合性大学就读,那么恭喜你,你将有很多机会接触各式各样的学生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虽然医学生平时都不清闲,需要在功课上花大量的时间,但还是可以抽空参加课外活动的。老师喜欢全面发展的学生,只要你的成绩能保持良好,适当地去加入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小比赛,都可以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为自己的简历增光添彩。

     医学本科生虽然不要求做课题、写毕业论文,但如果你能有科研经历,能在本科期间发表文章,一定能让老师对你刮目相看。能把科研最好,真的很难,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很多同学知难而退,在大学期间碌碌无为,你要是能迎难而上,就能脱颖而出。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做科研要趁早,不要觉得自己还是大一的学生,什么都不懂,就不合适,其实大一是相对来说最清闲的时候,不要拖延到大三、大四才幡然醒悟,那样为时已晚。最好是自己能想出课题,如果实在没有,就去找本校的导师,如果有老师愿意带你,你的科研之路就开始了。

     起初是学习的阶段,一般是研究生师兄师姐带着你学习一些实验技术,老师也会引导你去阅读一些文献。当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再结合老师课题组里的项目,或许就能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课题了。等你把科研思路整理好,就尽快跟老师沟通,如果具备可行性,就能开始做实验了。

     你还可以写好项目书去申请学校里的挑战杯等大学生科研资金,为购买实验耗材做准备。做实验、整理结果、撰写文章、投稿发表都是漫长的过程,需要你禁得住打击,耐得住寂寞。同学们往往都是经历了很多次失败,才能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此提醒大家,一定不要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去做科研,不要以为某篇文章里挂上了自己的名字就有多厉害,要自己动手去做,成为主力军、负责人,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导师在面试的时候看到你的科研经历也会进行很细致的提问,如果你只是打酱油,什么都不懂,导师会觉得这份简历是一种欺骗。相反,如果你全都了解,能回答得很漂亮,导师就会十分欣赏你,因为你具备很多同学都没有的科研素质,他会认为你是个可造之材。

     当你选定了自己的意向导师,你就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他的研究领域,阅读他近五年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导师如果问你为什么选择他,你若是只会泛泛而谈,回答得很空洞,他会觉得你没有诚意。

     很多同学会在面试之前给老师发邮件或是打电话、发短信,如果能表达一下对他的研究领域十分感兴趣,列出自己曾阅读过他的哪些文章和书籍,或是提出一些学术上的疑惑,才能引起导师的注意。他会觉得你是真的做了功课,诚心诚意地想报考他的研究生。如果是知名导师,他可能会经常参加一些会议,或是去作一些演讲,你要积极打听这方面的消息,然后去做他的小观众,最好能跟他聊一聊你的个人看法,这样也能给导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导师选择的学生是即将和他共处三年的人,你如果在很多方面都跟他契合,让他满意甚至惊喜,他还会拒绝你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