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的医学生:七年制转段那些事
2016/4/26 医学生

     投稿人:逐梦

     2014年12月,我正在实习医院的宿舍里进行紧张的考研复习,突然从隔壁宿舍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紧接着是一股股勾人心魂的炖排骨香味,我抬起头,好像透过墙壁看见了隔壁七年制的同学正看着电视,桌上摆满了各种好吃的,我眼里满满的羡慕,这一群不用经过考研就可以读研究生的孩子实习日子都过的这般滋润,看样子高考能决定的事真不少,我咽了咽口水,啃了两口面包,默默低下头继续看书。

     2015年4月,我被本科所在的学校录取了,十分之九的开心伴着十分之一的惆怅,在回宿舍的路上遇到了实习期住在隔壁的一个七年制的同学,她眉头紧锁,满脸愁容,我关心的问了一下情况,原来为了响应规培政策,七年制要转成5+3,学校给他们的选择有三种:1.发本科毕业证,可以不继续读;2.选择学硕,只读2年,免学费,但是没有规培证;3.选择专硕,毕业发四证,免学费,但是要读3年。她思考很久,不知道做什么选择,我只能同情的拍拍她的肩,让她慎重选择,我最怕的就是做选择,就像当初在规培政策还未普及的情况下花了好长时间选择研究生类型,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学硕选对了没,这就是我惆怅的原因。

     2015年9月,研究生开学了,开学的时间居然比任何一次都晚,我那十分之一的惆怅经过一个暑假涨成了三分之一,不情愿的再次踏进已经伴我5年的大学,开学的那股兴奋已经荡然无存,收拾好东西去辅导员那报道,辅导员很是亲切,她拿出一张花名册让我签名,我拿起花名册犹豫了一下,问了句:老师,为什么只有四个人?老师笑着答:因为学硕的就四人,其实班级一共接近100人,1/3的是七年制转段的,2/3的是统考专硕的。我倒吸一口凉气,签了字出了办公室,惆怅放大到二分之一。路上再次遇到了那个七年制的同学,整个暑假没见,彼此寒暄了几句,她告诉我,他们本科同学全部选择了5+3,而且大家8月份就去了学校学专业知识,十月份准备参加规培考试,正式进入临床实习,没说几句她就快步去教室了,因为她们每天基本上要上8节课,离谱的时候是11节课,看着她匆忙的背影我叹了口气,我每天最多4节课,又是满满的羡慕,要是我像她一样忙肯定能学不少东西!

     2015年11月,一年一次的学业奖学金评比又要开始了,研究生的学费相比本科要贵不少,可是我们学校作为那种很普通的医学院校学业奖学金只覆盖班级的1/3,所以对奖学金大家都不想放弃,我虽然为学硕,但是我考研成绩还是不错的,根本不担心我拿不到奖学金,可是初次评定的结果并不是这样,1/3的名额基本上全给了七年制转段的同学,因为规培政策还未完全普及的时候校方承诺七年制的同学每人都有奖学金,这样统考的同学分数在390分以上的才有,对于这样的结果统考同学都觉得很委屈,经过几天的协商,最终结果是统考和转段的同学各占1/3,这样平息了一部分同学的不满,可是委屈了另外2/3七年制的同学,校方曾经承诺过啊,怎么能不算数,但学校领导没有任何办法,名额只有这么多,规培政策不是学校决定的。对他们来说一切都变了,2010级后的七年制同学都要转段,要读3年研究生,要规培,要交学费.......他们满满的委屈。我们拿小白鼠做实验,我们何尝不是别人手中的小白鼠!

     2016年3月,突然接到一个学妹的电话,她声音里满是焦急:学姐,复试能不能指导一下我,我不想掉档......我不急不慢的问:你考了多少?她回:391分!我扑哧一声笑了:391分还怕掉,考本校你随便复试都不怕。她急了:学姐,你不知道,今年的复试分数线是350几分,浙江的都要370几分,七年制的占了考研名额,今年录取的只有30个人左右,但是380分以上的到处都是......我彻底傻眼了,这分数是逆天了吗?我突然警觉起来,很认真的指导学妹复试,不过在激烈的复试中,她从初试前几名掉到总成绩的20名,有好几个报我导师的同学直接被复试分数线“拍死了”。我想很多同学应该会抱怨七年制的同学为什么要占考研名额,辛辛苦苦复习了一年还是比不过那些高考的佼佼者。

     七年制的同学是高考的幸运儿,是医学院校同学们的榜样,他们是让人羡慕的,崇拜的,他们如此优秀,倘若没有选择医学这条路,这些幸运儿的路也许走起来比现在平坦多了。抱怨太多,上帝现在把很多门关了,可是总有一天会为我们开很多窗。不论五年制还是七年制,专硕的学硕的,既来之,则安之,我这一年也就悟出来这个道理。我们班级只有四个学硕的,我曾经无数次的后悔为什么没有选择专硕,可是我想到了物以稀为贵这句话,谁敢说我们将来会混的很差劲?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好好走下去,抱怨是如此,不抱怨也是如此,要么彻底早点结束这条路,要么就坚持下去做最好的自己。我准备去创业,当自己的老板,你们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