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心内科监护室的真实故事——希望再也不会发生
2016/6/12 医学生

     走进心内科监护室(CCU),眼前还会浮现几天前李阿婆迟疑、无助又疲惫的眼神。我凑到她耳边轻声问,“阿婆,你确定不做手术了吗?”,她把头弱弱的偏向一边,避开了女儿的目光。“不做了,我听女儿的”,“你自己的身体,可以自己拿主意啊。”“还是听她的吧,勿好意思啊,医生。”她的目光略带歉意,仿佛手术是为我而做。

     此时,距离她开始胸痛2小时,距离她到急诊40分钟,距离她收进CCU 15分钟。心电图就在我手上,下后壁导联的ST段耀武扬威般的高高飘起,仿佛在嘲笑我的无奈。

     已是第三次跟家属沟通。第一次,送她来医院的女婿毫不迟疑,“做的,医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阿婆莞尔一笑,“我没有儿子,这是女婿。” “女婿跟儿子一样的!”女婿腼腆的握了握阿婆的手。

     随即,像处理过的无数急性心梗病人一样,马上给予阿斯匹林、倍林达口服!迅速通知手术医生、导管室护士、技师!心内协理即刻启动了急诊介入治疗绿色通道的整套程序,所有的步骤早熟稔于胸,习惯已成自然!无须办手续、收病房,楼上楼下辗转,尽快送进导管室是此刻最紧急的任务,毕竟,开通血管是天大的事!

     20分钟后,所有手术人员都已飞速赶到,一切就绪,三楼导管室近在咫尺!就在此刻,阿婆的女儿也匆匆赶来,自是一脸关切,“姆妈,侬哪能啦!”“今朝出来锻炼身体,胸口有些痛,挨好!医生讲心梗,要动手术”。

     上上下下打量一番,除了因胸痛而轻压胸口,确实看不出姆妈有什么大问题的样子。女儿沉思片刻,“医生,阿拉勿动手术,吊吊盐水!”“什么?”协理以为听错了,“她是心梗,就是心脏的血管被血栓堵牢了,再不开通,心肌就全部坏死了!”“我们不做手术!”“现在做手术是最好的时机,发病时间还不长...”“你不用说了,我们不做手术!”女儿的态度坚定而决绝!“不做手术,并发症会很多,心衰、休克、心律失常、心肌破裂...”“我们不做!”协理的话再次被打断。

     随后,女儿的电话响了,“阿舅,姆妈在医院,胸口有些痛,挨好,医生讲做手术,阿拉勿做好伐?用用药,现在的医生...”她压低声音走出抢救室。虽猜的出那潜台词,却猜不出那潜台词何以然。不一会儿女儿回来在姆妈耳边低语几句,李阿婆点点头。看得出,女儿俨然是家族中发号施令者,当然,对母亲的关心也不像是虚情假意。虽然,这种决定让人匪夷所思,但家里态度一致,协理无话可说,先收入CCU吧。

     CCU内第三次尝试。女儿仍然拒人于千里之外,阿婆并无主见。我试图用当天更早些时候的一例心梗术前术后造影图像的对比来唤起她的重视,“要做也到其他医院做!”。女儿甩出的这样一句话让人愤懑不已,多说也是徒然了!接着我便建议他转院,去她信任的医院治疗,不是出于愤怒,确实出于职业的责任,然而仍被拒绝。

     只好谈另一种开通血管的方式,药物溶栓,继续被拒绝。“医生,你不要多说了,快点给我妈吊针啊!”。此时,看到女儿对母亲的康复充满信心的样子,感到无助的是我,感到软弱的仍然是我。只好机械的完成一系列告知任务,同时默默祷告,“阿婆,实在帮不了你了多少了,希望79岁的你足够强大!”

     当天下午,一例左主干全闭,极危重的心梗耗费我剩下的全部精力,血管虽然开通了,心肌得到了血流灌注,但由于缺血时间和范围过长,还是出现了呼衰、心衰的并发症,在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支持下,艰难的进行生死博弈!没做手术的李阿婆胸口虽仍有闷痛,呼吸、心率、血压都还正常,似乎没有协理说的那么耸人听闻嘛!然而,看似平静的湖水下有无暗潮涌动?

     第二天上午查房,阿婆胸痛减轻,但乏力、胃口不好,我们未敢松懈,绝对卧床、密切监护、抗栓、抗凝、减轻心脏负担!而化验单上中高高飘红的心梗标记物,心电图上下后壁深深的Q波是为坏死心肌奏出的无声丧歌!

     中午11点,值班医生突然急急的冲进办公室,“快快,李阿婆心跳没了!”。我带着4、5个医生冲到床边,一名医生已经在全力的胸外按压!“床上小便后,一下子倒下去了!”护士汇报了30秒前发生的一幕!但看此刻,心跳停了,呼吸也没有,肾上腺素、气管插管、持续胸外按压,回天乏术!急行床边B超,新出现的大量心包积液昭示着心肌破裂,结局已不可逆转。历经1小时的抢救最终以失败告终。女儿撕心裂肺,嚎哭不已......

     很快,人去床空,虽然令人嘘唏,但CCU仍然秩序井然,新收的患者已在办理入院手续,不是医者麻木,繁忙的工作不容杂念,情感的宣表自然压制到最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逝去的李阿婆,安息吧!......

     只想安静的做个医生,是不是一种奢望。“魏则西、莆田系、部队医院......”,这是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中的,虽躺枪却无处争辩。“陈仲伟、烤瓷变色、乱刀砍杀......”这是朋友圈中默默转发的,为祈祷前辈,也为围坐取暖,御抵寒意。虽然,充斥怀疑和不解,我依然相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医生得以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内施展医术,诊治能力极大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蒸蒸日上,使国人健康得到有力保障,人均寿命跃居世界前列。期间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不能掩盖医疗整体水平进步的事实。也许,我们有时所经历的是医疗改革中无可避免的阵痛。愿医者付出的代价,患者付出的代价能够消弥医患关系中深深的裂隙,重新开启信任的纪元.............

     编后语:以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绝非指责任何人,而是希望借此事件让医患双方都进行一些自我检醒与反思。作为医生,曾经的白衣天使源何面临信任的危机?是否确有某些鱼目混珠之人不够自律之处损害了救死扶伤的职业形象。作为患者,也请不要对医生进行过多阴暗的想象,请相信绝大多数医生的职业操守,以光明的心态坦诚以待,有一点毋庸置疑:在医生眼里,没有比救活一个人更欣慰的事了。

     注解:心肌梗死是由于供应心脏的血管堵塞,心肌得不到血流而急性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急性期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因乳头肌断裂导致的瓣膜疾病、室壁瘤、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破裂、猝死。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介入治疗开通血管,让心肌得到氧供。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在90年代以前,介入手术开展之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近40%,目前,随着急诊介入的广泛实施,已降至10%以内。

     来源微信号:长征心内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