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的翻译,你过了四六级吗?
2015/12/4 假装在纽约
开始今天的正文前先说一件事,之前我介绍过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在推特上发的地球照片,很多人留言问,怎么没有北京?
确实没有。当时我翻遍了凯利的1800条帖子,也没有找到北京或者其他中国城市的照片。
但是,大概是凯利听到了中国网友的呼声,他终于在前天贴了一张北京的照片。

你看这方方正正像棋盘一样的城市,多么美。可惜推上中国人太少,所以转发只有区区857次。
围绕太空的一切,总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因为对太空的探索是人类文明的伟大之处在这个时代最宏大最具体的呈现——在宇宙的浩瀚面前如同蝼蚁一样微渺的人,凭借勇气、智慧、进取和团结,不断地奔跑,不断地探索未知,不断地开拓出新的疆界。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盼着看《火星救援》的原因。首映的第一天我就去看了午夜场,两个半小时里看得非常激动。
马特·达蒙说“surprise”的时候,我起了鸡皮疙瘩。
火星上的第一棵土豆苗破土而出的时候,我起了鸡皮疙瘩。
地球上的科学家接收到探路者(Path Finder)发来的那张照片的时候,我起了鸡皮疙瘩。
达蒙说不管走到哪里,自己都是第一个人的时候,我起了鸡皮疙瘩。
达蒙得知补给舱火箭发射失败,看到他孤零零坐在天地之间的背影时,我起了鸡皮疙瘩……

很久没有看过这样一部让我全程起鸡皮疙瘩的电影了。所以今天,我又去看了第二遍。
一刷时因为太激动,一直盯着屏幕看,没怎么注意字幕。第二遍看,因为已经对剧情比较熟悉了,所以我就分心去看了中文字幕。这一看不要紧,很快我就发现中文字幕竟然有很多非常低级的错误。
我强调一下,这些错误不涉及任何高深的文化背景,不是什么需要资深影迷或者科幻迷才能看出来的梗,不是翻译风格或者用词的选择,也不是为了符合中文语言习惯而有意做的调整,甚至也不是什么太难理解的英文句子(作为一部科幻大片,整部电影使用的语言非常简单)。
所有的错误,全部非常低级非常简单,全部出在最简单的四六级单词上。我举个例子,马特·达蒙对女队长路易斯糟糕音乐品味的嘲讽,是全片中出现了好几次的一个笑点,片中因此出现了大量上世纪的舞曲,给这部面向未来的科幻片平添了一份复古情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幽默效果。可是错误的中文字幕翻译,却破坏了这种氛围。
比如其中一次,他在翻路易斯的音乐收藏时说了一句:
“My god, Commander Lewis, couldn't you have packed anything from this century?”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就不能带点这个世纪的音乐吗?”很显然,强调这个世纪的原因是嘲笑路易斯带的全是老掉牙的上个世纪的音乐。
但是中文字幕却翻译成了:“这个世纪就没有别的音乐了吗?”既然说是“别的”,言外之意路易斯带的音乐也是这个世纪的,只不过达蒙不喜欢而已。这样一个错译,就把“上个世纪”所形成的强烈对比给漏掉了,达蒙语气里的不屑和嘲讽效果就减了好几个当量。
另外一次,达蒙说:
“I've showered every single data file on Commander Lewis personal drive. This is officially the least disco song she owns.”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翻遍路易斯队长个人硬盘里的每一个文件,这完全是她所有的最不迪斯科的一首歌。”言外之意是,路易斯的音乐全是老式迪斯科,这首歌也是,但已经是迪斯科味道最淡的一首了(这个时候音乐响起,观众能够听到,那仍然是一首非常迪斯科的歌)。
然而中文翻译却把least这个词给漏掉了,变成了“这一首迪斯科舞曲”,于是嘲讽效果又打了好几个折扣。
再比如在临近结尾的时候,赫尔墨斯号全体宇航员一致不接受NASA的指示,而是要按照黑人科学家Rich Purnell的疯狂计划去救达蒙。他们给NASA的留言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Houston, please be advised: Rich Purnell is a steely-eyed missile man.”

这里的“please be advised”意思是“请知悉”,语气不容置疑,表示“我们已经做好了决定,只是知会你们一声而已”。然而翻译却匪夷所思地翻成了“请慎重考虑”,慎重考虑个鬼啊!那种一意孤行抗命的语气一下子就没有了。
我再举几个别的我还能想起来的例子。
1、NASA最终决定把达蒙还活着的消息告诉赫尔姆斯号其他宇航员时,为了安抚他们说:But it's not your fault. Mark stresses that everytime it comes up.
马克是达蒙扮演的主角的名字。这句话的原意是,“这不是你们的错,每次谈到这件事的时候马克都会再三强调这一点。”
然而中文翻译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马克常说,争论是难免的。”翻译你给我出来,原文哪里有争论,哪里有难免?你这样根本把达蒙的宽宏大量给抹杀了好吗?

2、赫尔姆斯号的宇航员知道了达蒙还活着的消息,选了一个代表和达蒙对话。他说,“Dear Mark, apparently, NASA's letting us talk to you now.”
这里的letting是“允许”的意思,“很显然,NASA现在允许我们和你说话了”。然而翻译却变成了“是NASA让我们和你说话的”,let最常见的意思的确是“让”,但在这里是“允许”的意思——因为之前,NASA是不允许的。
3、NASA局长让JPL的那个华裔ABC负责人Bruce Ng加班加点赶进度,说了一句,“The overtime alone would be a nightmare.” 这句话的意思是,Ng要求增加经费,因为按照这样加班的力度,加班费将是一笔很可怕的支出。这个小细节强调的是NASA为了救达蒙不惜一切代价,付出多少金钱也在所不惜。
然而翻译却变成了“加班费太可怜了”,简直是莫名其妙。

4、Mitch Henderson,就是那个偷偷把被NASA否决的救援计划告诉赫尔姆斯号其他成员的人,向NASA局长要卫星被否决。NASA局长当时表示NASA需要向公众保持透明,他说:
“The second we point the satellites to the Hab, I broadcast pictures of Mark Watney's dead body to the world.”

意思是“我们把卫星对准居住舱的那一刻,我就会把马克的尸体向全世界播放。” 这里的second这个词,既有“秒”的意思,又有“第二,再次”的意思,但任何上过中学的人都能看出来在这里显然是“秒”的意思,“the second”意思是,“那一秒,那一刻,一旦”。
但是,翻译匪夷所思地翻译成了“我们再次把卫星对准居住舱的时候”!我很想知道翻译你过了四六级吗?
5、达蒙在和其他宇航员对话时说,“I accidentally blew up the Hab”,我不小心把居住舱给炸了。翻译竟然把Hab弄错了,给翻译成了“赫尔姆斯”(Hermes)。两个词的确读音相似,但还不至于听错,而且翻译时不都是有电影公司提供的全套剧本的吗?翻译你是一边打瞌睡一边翻的吗?
6、NASA局长说的,“We can't afford any miscommunication.” 这里的miscommunication是“沟通失误”,但字幕只是轻描淡写地翻译成“差错”,没有传达出当时NASA要求“所有沟通力求精确”的情境。
类似这样的错误,全片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我到后来已经没有心情再去特地注意了。
针对这些错译,我有几点疑问:
1、如上所述,所有这些错误,全部都是非常简单非常低级的,也没有办法用翻译水平不够来解释。如果真的是水平不够,那这个翻译的水平要多差啊?
2、如果不是翻译水平的问题,那显然只能用态度来解释了。出这么多错误,可见这个翻译根本不热爱这部片子,真热爱的人不会这么去糊弄。下次能找个热爱片子的人来翻译吗?不要让真心热爱这部片子的人失望好吗?
3、如果全片只是出现一两处还情有可原,可是出现这么多,实在让人难以原谅。这种大片的翻译不都是层层把关反复校对的吗?为什么连校对也没有看出这些错误?

顺便说说《火星救援》的政治正确问题,虽然美国电影一直强调政治正确,但是这部片子注重政治正确的程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你看,赫尔姆斯的队长是女性,赫尔姆斯的其他成员有另一名女性和其他国家的人,JPL的负责人Bruce Ng是亚裔,想出最后那个妙招的是黑人,此外关键人物里还有印度裔,成为救援关键的是中国人(这个可能更多的是从市场角度考虑)……


欢迎关注
请用大拇指长按上图指纹
或者回到本页最上方点击标题下蓝字
或者搜索公众号mr-jiazhuang
合作请发邮件ask@jiazhuang.us
转载请到菜单栏查看转载须知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假装在纽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