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用补药也会酿成大祸,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
2016/9/24 养肝护肝小窍门

     有些人喜欢迷信于补药,就算平时没病,也要经常服用人参、鹿茸、熟地黄、何首乌、党参和多种维生素之类的“补药”。

     他们认为“补药”能够治百病,就是无病也可以强身健体,防病防虚,使青春常驻。殊不知,健康的人多食、久服,或是乱用“补药”,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补药是中医治疗基本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只有“虚”才需要“补”。如果盲目进补,不仅于身体无益,反而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比如,维生素曾被许多人视为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补药,但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E会使人肌肉疲劳、头痛恶心、肠绞痛甚至血压升高,服用维生素C过量会引起腹泻、尿路结石等。因此,进食补药的原则应当是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可以改变虚弱状态、增进身体健康,同时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1、无病不要滥补

     年轻力壮和体质强健的人,就没有必要进补,就算是身体虚弱,适宜进补的人,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状况,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补虚扶正,补益强身的作用。

     2、补药不是越多越好

     无论什么补药,如果长时间过多地服用,必然会产生副作用。比如人参服用过会导致“人参综合征”,过量服用参茸类补药,会引起腹胀、影响胃口。

     3、不要以药代食

     有些慢性病患者,往往重药物轻饮食。殊不知,许多食物同时又是有效的药物,只要合理调节饮食,就能起到帮助治疗的作用。比如多吃芹菜可以防治高血压,多吃南瓜可以防治糖尿病,多吃萝卜可以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等等。

     4、进补要分清虚实

     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而虚证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气、血两虚等。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乱。进补之前要先弄清楚自己是否适合进补。比如怀孕的准妈妈、小孩子、高血压患者等等,是不适合进补的。

     “是药三分毒”,补品、补药也应当适量服食,不要过量。胃口不好、舌苔厚腻时,不宜服食。发热、腹痛、泄泻时不宜服食。药补一定要适量,要得法,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切不可随意进补。

     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父母

     请关注这个号

     ▼

     父母育儿必学

     微信号:fmyuerbixue

    

     长安图片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养肝护肝小窍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