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夜间抽筋
2016/10/5 养肝护肝小窍门
夜间抽筋的症状不是直接来源于肝病,而是由肝病引发的低血钙所致。众所周知,血液中钙离子减少会导致抽筋。肝病患者一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低血钙问题,当低血钙达到较严重的程度时,就会引发抽筋。人在夜间血液流动减慢,人体组织营养不足,进一步加重了低血钙的状况,故此抽筋的现象常在夜间发生。
那么为什么慢性肝病患者会出现低血钙的情况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因为钙的排出量过多。慢性肝病患者一般伴随着门脉高压症,从而影响了肾脏的功能,肾脏代谢功能失调,使体内钙的代谢出现异常,过多的钙从尿液中排出去,故此造成低血钙的情况。
二是钙摄入量不足。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器官,肝所分泌的消化酶几乎能消化所有食物中的营养。当肝脏出现病变时,患者消化能力减弱,造成食欲降低,钙的摄入量减少。
三是药物导致钙的流失。有些肝病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例如利尿剂时,会使体内的钙离子排出量增加,从而降低血液的钙浓度。
中医里有“肝主筋”的说法,就是说肝脏与人体的筋脉密切相关。因此,当肝脏出现病变时一定会损伤人体筋脉,从而导致抽筋。
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补钙,平时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豆制品等。还可以适当调整平时服用的药物,减少能降低血钙的药物,这样夜间抽筋的症状就可以防治了。
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父母
请关注这个号
▼
父母育儿必学
微信号:fmyuerbixue
长安图片3秒,识别二维码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养肝护肝小窍门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