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解读】红色预警|农资大佬刮飓风,农资电商能挺住吗?
2016/5/27 发现良田



【编者按】:农化大佬集体变脸,矛头直指农资电商,是趋势还是后退?
2016年4月证实消息,多家农化巨头公司相继发布声明书,声明未授权国内农资电商销售自身产品,如果农户通过任何电商平台购买到假货,他们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些巨头不乏国外公司:先正达、拜耳、杜邦、富美实,也有国内的利尔化学、利民股份、青岛海利尔、陕西美邦等近20家公司,阵容堪称豪华。
虽然在声明书未直指哪家农资电商,但农村淘宝、京东农资、田田圈都在劫难逃。
农药厂家为何如此这般?
一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不愿具名的专家透露了其中原因, 该人士表示:“政府对于农资电商的态度是支持的,国外农药公司却一直强烈反对,因为这个事情,工信部还开了好几次会。”
这些农药公司首先担心出现假货,损坏品牌形象。而农资电商只管销售,难以保障售后,这是一个短板。
既然如此,那么这些农资电商出售的农药是真还是假?
在农村淘宝上开设店铺的金农农资透露:“直接从厂家拿的货,你放心,肯定不会有假的,假一赔十。”
诺普信方面则表示,“田田圈”出售的货品主要有3种:一是由公司生产,直接在平台上出售;二是由公司购买,在平台上转卖;三是经销商在商城开设店铺卖产品。
“田田圈”商城客服人员也一再强调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公司可以负责。
农化巨头想力保传统渠道阵地。
其实,对于这件事业也不难理解。归根结底,农资电商还是动了农化公司的“奶酪”,农化公司耗时、耗资建设的传统渠道将因此“崩盘”,未来或受电商牵制。
农药行业一般采用经销商代理的传统销售渠道,从总代再一级一级延伸下去。其销售方式和价格体系已经固化。如今,在国家对“互谅网+”的推动下,电商的发展势在必行。
然后,农资电商的发展还是不够成熟的,就像农化大佬们担心的那样:互联网上什么都卖,是否会有假冒产品出现?一旦有了假商品,他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另外,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否到位?能否给出农户在技术上正确的指导呢?
他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但是不跟随时代前进,那便是一种后退。正如发现良田农资电商系列报道中提到的那样,不管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农商1号”,还是这次事件中招的农村淘宝、京东农资、田田圈,都在努力尝试建立一个全面服务于农民的互联网平台,谁是最后的赢家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传统农化企业的发展又会怎样?今后与电商之间又会有怎样的碰撞?
发现良田将持续为大家播报相关报道。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北京),由发现良田精编。
希望你的农创项目也被报道?立即联系我们吧!
发现良田

新浪微博:@发现良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发现良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