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 长寿的秘诀
2016/5/21 传承网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这是黄帝提出来的问题。其次,就是儒家所讲的圣人,“处天地之和”,不修道,不做工夫,生活于自然之间。“从八风之理”,不过注意冷暖气候的调整,注意卫生及个人身体的环境保养。“适嗜欲于世俗之间”,一样的喝酒、吃饭、吃肉,还有嗜好。换句话说,一样的抽烟、喝酒吧!(众笑)但是有个条件,心理上没有仇恨人,没有发脾气,没有恼怒,绝对没有嗔恨的心理。在佛学里讲就是有“慈悲心”,有爱人的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所以呢,也不出家,同普通人一样穿衣、吃饭。“举不欲观于俗”,但是他的行为略有不同,不像普通社会一般人,拚命去赚钱,拚命去做官,他都避开了。“外不劳形于事”,尽量做到生活恬淡、清静。“内无思想之患”,不但没有仇恨、怨尤的心理,他的思想是非常宁静专一的。“以恬愉为务”,每天都是快乐的,人生是乐观的。

讲到乐观的人生,那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常常讲,不晓得怎么搞的,我们黄种人有个特点,尤其中国人,都有一种讨债面孔的样子,态度也都很难看。我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个美国的朋友问我,南老师,你们中国人会不会笑啊?他问这个话的意思我懂了。我说对不起,中国人当然会笑!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好像是一种仇恨的面孔,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跟你们不同。在美国,路上看到人都“哈啰”,说句你好啊!不管认识不认识,脸上肌肉拉一拉(众笑),这个是美国的教育。
我说我们中国的教育不同,小孩子路上看到人,如果喊一声喂!爸爸说:“死相,人都不认识,叫个什么!”(众大笑)我就告诉他,我们中国黄种人是这样教育出来的。的确如此,我们中国人见人都没有笑容,没有“恬愉”之颜,不是乐观的表情。尤其是在银行里,现在银行好一些,过去银行柜台的小姐,邮局卖邮票的小姐,你给她钱,她那个脸拉下来不晓得多长,很讨厌。

这里提到“恬愉”,学佛有四个字,叫“慈、悲、喜、舍”。这个“喜”很难,但是人只要一笑,整个脸上肌肉拉开,脑神经马上松了。所以学笑很有道理,大家都需要。“以自得为功”,自由自在的生活。“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有这样的修养,身体不会衰老,精神不会散失,病不医也自然好了。也不要怕睡不着,睡不着也不管了,一切恬愉、乐观就好了。这样呢,他说也可以活一百岁。
摘录自《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直达传承网微店购买《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欢迎订阅【传承网】微信号:iccwcn,传承中华文化,分享南师智慧!
【传承网】网址:www.iccw.cn
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选择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传承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