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吕锡琛:不能以西医为标准指责中医是伪科学
2016/6/18 传承网
愚意以为,中西方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科学规范,中医与西医在基础理论、思维方式、学术术语等方面大相径庭,较为典型地代表了各自所处的文化母土及其特征,但如果以西医为标准而指责中医不科学甚至伪科学,这是有失偏颇的。
科学精神主要包括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探索、怀疑、求真等精神气质。《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开山之作,且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书中就贯穿了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探索、求真精神。作者将“气”视为世界的本原和构成万物的始基元素,《素问》的《宝命全形》《五常政大论》等篇中说:“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生长、四时的转换,皆为“气”之变化,这就深刻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


面对人体这一如此复杂的子系统,作者十分慎重,《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告诫说,治病必须懂得天道和地理,阴阳的相胜,气候的先后,人的寿夭,生化的时间,然后才可知道人体内外形气的病变。因此,仅依赖一种诊法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本来面目,必须通过更多诊法全面地获取资料:“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即对患者机体的上下表里进行仔细检查,相互对照比较,以寻求其不正常的症状,才能作出正确诊断。还需要要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询查患者的生活环境、人生境遇以及与之相关的情绪变化,全面、细致地掌握病情及其变化。面对千差万别的个体,不仅要给予及时的治疗,更要“同病异治”。可谓探微索隐、体贴入微。

同样,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亦是质疑古代医书中存在的谬误,从而发愤去谬求真,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全面的整理总结,撰著出《本草纲目》这一闻名世界之药物学巨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传承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