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爱顶嘴?居然是这个原因
2016/5/31 维他蜜

“小小年纪,怎么就会顶嘴了?”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常感到奇怪,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到哪里去了?大人说什么,他非要反着干的“小魔鬼”是怎么冒出来的?
案例一
“我女儿今年5岁,快上学前班了,脾气特别犟,让她学习,她就是不学,还和我顶嘴。其实我没像其他父母那样逼孩子读书,但她玩心太重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孩子家长沈女士
案例二
“我儿子4岁多,正在上幼儿园,平时我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从小就教导他要努力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可是最近发现他越来越叛逆,大人说他他总喜欢顶嘴,有时候还故意跟我对着干,我很苦恼,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孩子家长王女士
◆◆ ◆
▊ 2、其实,只有在妈妈误会我的时候,我才会顶嘴
有次我只是想帮她分担一点家务,不让她很辛苦,但是不小心摔坏了碗。妈妈就过来向我大吼:"谁让你洗碗了!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去看书!"我感到很委屈,就向她顶嘴了。

▊ 3、我顶嘴是因为不服气
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都没有做到。让我早睡,可他们在外面打麻将到凌晨才回家;让我别玩电脑,我妈却在电脑上看韩剧一看就几个小时。我心里有意见,当然就不服气了。

▊ 4、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
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妈妈经常教训我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你小孩子懂什么?”我的天哪,这话也叫讲理吗?

▊ 5、父母总夸别人的孩子,贬低我
他们只知道打击我,我妈反正就是有意无意的就说起别人家的孩子,隔壁的某某某得什么奖啦,考上重点高中啦巴拉巴拉的。为什么你们总是说别人的好?那你找别人的女儿做你女儿好了!希望爸爸妈妈不要老夸奖别人的孩子,也不要老是说自己的孩子有多笨,这样也许我会少顶一些嘴。

▊ 6、我的想法不大声说出来,你们听的见吗?
在我们孩子面前,父母总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其实,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父母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就不免顶嘴。
当我们与父母出现分歧时,父母经常武断地表态“你错了”“你这样不对”。实际上,父母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我希望父母不要太固执己见,有时也该认真听我们把话说完。

▊ 7、爸爸每次都命令我不准这样不准那样
我只是想把后半集的连续剧看完就马上睡觉,爸爸坚决说不行把我电视关了,而且他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跟我说话,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我很不爽。

▊ 8、我顶嘴都是因为要面子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帽子,看起来很难看我不想戴去学校,因为会被朋友们笑话,可是妈妈硬要我戴着她说她觉得好看,我很不开心。

会顶嘴的孩子是不是特别不可爱?毕竟他挑战了家长的权威,让我们刹那间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可这也是孩子长大的标志啊,他学会了用他的勇气和情绪表达自己,告诉我们,他觉得这件事我们做得不够,做得不好。当孩子顶嘴时,就是大人该反省的时候了。
◆◆ ◆
家长应该怎么做
▊ 1、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没法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 2、遇事冷静,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置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 3、主动了解孩子的意图
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气氛和自己的情绪。
▊ 4、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父母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 5、注重言传身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自己都时常跟爱人顶嘴,跟老人发生冲突,那管教孩子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父母多多以身作则,平日处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长辈时言行尊重,孩子自然会听从教导,而不再顶嘴的。
▊ 6、减少对孩子的溺爱举动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溺爱的害处,溺爱可能造成孩子顶嘴,只有把对孩子溺爱的氛围驱除了,顶嘴现象才能减少。最好是全家同一阵线,如果孩子不听话,明显是不讲道理地顶嘴胡闹,大家都不理他,孤立他,让他承受后果。而当他变得讲道理听话时,则要用鼓励的言行强化他的转变。

▊ 7、营造民主的家庭气氛
为了让孩子有话可以轻松讲出来,做父母的不应该时刻以权威自居。不妨在家里营造出足够的民主气氛,谁说的有理就听谁的,并且鼓励孩子随时讲出自己的感受,随时化解孩子的委屈。别怕你会没有威信,其实你越这样做,孩子越会理解和认同你。反之,如果父母总是以“大”压小,长期下去,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在日后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 8、给孩子申辩权利
即便知道他们在狡辩,也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

事实上,我们不能总是要求孩子“听话”,而应该多听听孩子的话。跟孩子沟通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弄清楚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想有个“听话”的孩子,先做个“听话”的家长吧!戳左下角“阅读原文”,相信这样的亲子交流方式你也会喜欢!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维他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