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介入孩子间的矛盾吗?
2016/6/2 维他蜜
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
有时孩子间没想那么多,但家长如果还非要辩个是非曲直,就等于是把伤口扒开,展示给大家看,其实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之间的矛盾,难道真能坐视不管吗?
案例A
(男,六年级):我们都是大人了,自己的事自己可以解决。我们打打闹闹最多也就是闹翻了,一个游戏就能把我们又团结起来。家长介入只会让我们觉得尴尬,就算是和好了也不会像从前那么好。如果同学间的矛盾闹大了,我们解决不了,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介入。
案例B
(女,四年级):我不喜欢家长出面帮我们解决问题。一次,一个同学的家长问我和她孩子有矛盾的事,我愣了一下。这其实是个小误会,但家长来问,我就觉得特别别扭。
案例C
(女,五年级):小事和小摩擦,一般我们都能自己解决;如果是不小心伤到同学的,就应该赶快让家长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的一些好朋友,她们也不愿意把矛盾告诉家长,因为家长总会讲一些大道理,还不如自己解决。
案例D
(女,三年级):我和同学之间很少发生矛盾,如果有矛盾,我也能自己去解决。这些事我不想让家长和老师知道,不然他们会觉得我们不是好孩子。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家长介入?
1孩子主动开口寻求帮助的时候
“家长要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受欺负了,因为有些家长喜欢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人欺负你没?这样会造成孩子没被欺负也跟家长说自己挨欺负了。”如果是家长没有询问,孩子主动说出自己在学校被欺负了,那么家长要留意些。
2孩子和同学长期不和的时候
假如孩子总是说自己被欺负了,问他/她的时候总说担心和同学处不好,或者关系不好很难过,那么家长应该要引起重视了。

3有危险的时候,或者带伤回来的时候
如果看到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到暴力,如打、咬等,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家长就应该立刻介入并制止。但是,也不要马上呵斥进攻者,而是先救出并安慰受伤的孩子。
当孩子带伤回来,那么过问一下也无可厚非,只是,如何处理,追究到什么程度,应该在家和孩子商量好,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4孩子总是愁眉苦脸
可以委婉地和孩子沟通一下,“你最近总是愁眉苦脸,妈妈/爸爸很担心,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妈妈/爸爸说哦~”不强迫孩子说,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秘密,但也表达了一种倾听的愿望,孩子会感受到你的尊重,也体会到你的关心。

预防冲突,家长可以做的还有尽早教会孩子与小朋友和睦相处!
教会孩子与小朋友相处,可以从讲绘本故事的方式开始。这是孩子们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
就像绘本故事《南瓜汤》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描绘孩子之间的典型冲突,告诉孩子们即使是和谐完美的生活也无法避免冲突,冲突的化解需要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

在一幢非常古老的小白屋里,住着鸭子、猫和松鼠。这三个好朋友每天一起做南瓜汤,其中猫负责切南瓜,鸭子负责加盐,松鼠负责搅汤,他们各司其职做出世界上最好喝的汤。直到有一天,鸭子因不满分工而和好朋友们吵架,离家出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呢?看完《南瓜汤》也许你就找到了答案·····
绘本《南瓜汤》绘画色彩明丽,故事情节充满分享、温暖和关爱。
整个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说教,但它所暗含的生活逻辑和感人力量,将会长久留在孩子们的心里,并悄悄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
点击“阅读原文”,教会孩子和小朋友相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维他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