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孩子爱撒谎是父母逼出来的?!
2016/6/7 维他蜜

许多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是个很讲诚信的人,一口唾沫一个钉,答应了人家的事就会做到。但是,他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却往往不这样。
绵绵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平时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游泳。但是,由于绵绵爸妈工作都比较忙,没时间带绵绵去游泳,又担心绵绵自己去会有危险,于是绵绵妈就对绵绵承诺说:“等你上小学以后就带你去,还给你买漂亮的泳衣和泳镜。”于是绵绵就快乐地答应了,每天都期盼着时间能过得快一点儿。
绵绵终于上小学了,第一天放学回来就说:“妈妈妈妈,我要去游泳。”绵绵妈觉得很诧异,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初的承诺,绵绵不依不饶,结果,妈妈说:“绵绵努力学习哦,上了学就要以学习为主。如果你期末考试能取得好成绩的话,妈妈就带你去游泳。”于是绵绵再次相信了。
后来期末考试,绵绵真的考得很好,她兴高采烈地回了家,跟父母说要去游泳,可父母还是没有答应,又说:“天气太冷了,游泳会感冒,等春天再说。”
绵绵这次没有再相信,而是彻底失望了,她产生了一种跟爸妈赌气的想法,学父母的样子,养成了爱撒谎的恶习,不管爸妈怎么批评、纠正,绵绵都不吭声,不肯说明为什么要撒谎。
父母答应了孩子要求,随后又食言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轻易答应了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
想兑现,却总有意外;
父母想用缓兵之计来淡化孩子对自己承诺的记忆。
有些父母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当时应付孩子,或者是为了催促孩子进步,又或者想让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做,于是随意地对孩子开出空头支票,到了兑现之日又一拖再拖,或者干脆拒绝兑现。这样会使孩子很伤心,还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
1、父母的地位因此在孩子心目中下降,孩子不会再轻易相信父母的话,亲子关系疏远。
2、学着父母的样子,说了却不去做,养成撒谎或言而无信的恶习。
3、孩子丧失学习的动力,觉得父母只在乎成绩不在乎自己,继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韩非子》中记载了儒家宗圣、孔子的嫡传弟子曾子的一件家庭琐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我们应该不会陌生。
曾子的妻子出门赶集,儿子也吵着要去,妻子就哄孩子,“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妻子回来,曾子就要去杀猪,妻子忙拦住他,说“特与婴儿戏耳”,意思是“我是跟孩子开玩笑的”。
曾子说:“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大意是:“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啊!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待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2500年前的古人都明白的道理,2500年后的我们做到了吗?

也有家长朋友问了:可是孩子有时提出的要求,确实很不合理,也要做到吗?
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的态度要明确,并且清楚明白的告诉孩子,语言要简单,必要的解释可以有,但是不要反复唠叨,反复讲道理。拒绝的时候不带情绪,以免激化孩子反感。在此,给各位家长总结了几点建议:
1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的要求
让孩子知道哪些要求是可以的,哪些要求是不可以的,尽量让孩子提一些积极向上的要求。
2家长要有原则和底线
当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时,家长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为了让孩子不要闹而盲目答应,最后食言不了了之。
父母要懂得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孩子渐渐懂得在生活中还有“可以”、“不许”、“应该”、“不该”等概念,是非分明,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3拒绝的过程中尽量不讨论是非对错
家长要明白,自己只需要亮明自己的态度和原因即可,没有必要让孩子必须认可,更不要试图马上说服孩子,允许孩子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
家长只是告诉孩子他的想法不能被满足,不代表孩子的想法错误,这是两码事,这样可以降低孩子的不满情绪。

4同样的事情,家长的态度要始终如一
尤其是要避免家长根据自己的情绪好坏决定对孩子的态度,家长心情好的时候,一呼百应,家长心情不好,对孩子的要求一律拒绝,这样不仅不会给孩子良好的规范,甚至会伤害孩子。
5同样的事情,家长之间要尽量保持一致
有些孩子很会耍小聪明,在妈妈这里得不到,就去找姥姥,姥姥心疼孙子,造成大人之间的不一致,不利于孩子养成一些必要的行为习惯。
6拒绝孩子的时候要明确一点
是拒绝孩子要求的这件事情,不是拒绝孩子。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对事情有不同意见,这样的意见不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爱。

7拒绝和满足要结合进行
家长注意不能对孩子的要求拒绝太多,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适当满足,两方面结合进行,才能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8家长答应的事要做到
当家长答应孩子的要求后,就要努力做到,这既是给孩子的尊重,也是教给孩子以诚待人的做人准则。当家长确实做不到的时候,要向孩子道歉,取得孩子的谅解。
9多抽时间陪陪孩子
父母许诺给孩子买书、带孩子看画展、旅游,参加体育活动,都是非常有益的,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开阔孩子视野。
即使没有许诺给孩子,也应该多带孩子去做,而许诺的行为,还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而且自己争取得来的机会,总是会更加兴奋和珍惜。

像这样,慢慢的孩子会习惯遵守一些规则,同时也不会让孩子感觉被限制,被束缚,一方面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一方面促进孩子能力的培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点击“阅读原文”,做个以身作则的家长,改掉自身的弊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维他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