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自杀,谁造成的这个悲剧
2016/6/17 维他蜜

距离今年高考结束一个星期,往年高考之后,总有考生轻生的事件登上报端,今年也不例外,据悉,四川一名少年就在高考后,留下遗书自杀,尸体在河边被发现。
6月10日下午5点,渠县高三毕业生小斯(化名)和父亲一前一后走到渠县北门附近时,忽然不见了。
6月11日上午,小斯父母向渠县蓝天救援队志愿者求援。
6月13日上午,渠江河面上发现一具尸体。

在18岁最好的年华,马上要步入大学的校门,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谁造成了这个悲剧。
小斯幼年时和父母分开,同爷爷奶奶在一起,造成他和父母关系不亲密,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使他在面对父母的说教和批评时,容易存在逆反心理,即不听家长的话,不服管教,当然这些会被隐藏起来。
此外,和父亲之间的冲突还受到父亲的性格及处事方式的影响。他的父亲脾气暴躁,一味要求孩子成绩,喜欢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小斯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想要得到心理上的关怀,这和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偏差。加上,父子很少能好好沟通,造成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
6月10日傍晚在他的网络空间里分段定时发布了多条说说,其中最长的一条原文如下:
从小我爷爷奶奶说的,考一次100分或者得一次A+就奖励一块钱,然后作业本上满满的A+,后来虽然没有给了。但我从学习成绩好做一个学霸中找到了优越感, 差不多就从这时候起,就被打上了学霸的标签。后来三年级语文考试开始写作文了,我平时内向,表达能力不好,而且相对于之前写的,字数很多,让我感到害怕。 而且由于作文或多或少的会扣分,我就考不了满分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反正我不爱写作文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但是我还是想当一个好学生的,但是呢自从我爸把我接到福建过后,怎么说呢,我就觉得他这人因为从小吃了很多苦,心理有点问题,脾气不好。
【插叙】小的时候我有一次因为一直吵着说要喝他带回来的花生牛奶,他当时心情不好,一巴掌把我鼻血都打出来了。还有他把我带到广东那里去玩的时候,动不动就打,罚站。之后我一直害怕他,甚至听到他打电话回来我就往楼下跑,我爷爷奶奶把我抱过去接电话我就哭。【插叙完毕】
在福州这边也是有点什么事情就打,妈的考98分都被骂,吃饭打隔一耳屎打起来,夹菜姿势不对也已耳屎打过来,麻痹的自己小时候生活不好非要对我要求严格。当然也可以说是什么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觉不到,虽然我懂这个道理,但从心理非常不认同。
而且有的时候他的教育方式太过可笑,——吃饭的时候,我说菜是苦的,他说不苦从哪里来,然后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说白了,套路太老,套路不深,我并不吃这一 套。有的道理我知道,但因为我太小或者经历不够,不理解,就像小时候看世界,没觉得什么风景好美,后来慢慢的就有这种感觉的。可惜他们让我有情感这方面的 感觉的时候感觉到的不是爱。其实这里已经偏题了,不全是写的学习,反正都要死了,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后来到了达外,我曾想过可能会有改变,但我情商低,太天真。第一次月考全校73名,打电话的时候很我妈说了,我妈说才73名,呵呵,我在电话另一边都快气哭 了。达外竞争多激烈,其他同学考到前600家长都有奖,而我呢?不要把我和那些非常努力学疯了的那种人比,我不是多么有志气,多么高尚的人,我只是遵循我的心,做一个我想做的人。
而且我在达外难道没有好好学吗?我有一次因为考试时语文作文没写好哭了的,我也说不出为什么。还有,我用爷爷那个老人机,卡了个bug开了超级QQ,只有第一个月扣了钱的,然后那时候超级QQ是显示全天在线还是24小时在线来着。
然后我爸看见我在线,打电话回来骂我,老话——输不输(信不信)老子两耳屎铲起来。就看见老子QQ在线都要骂我,我不作评价。再然后说好的我得了一等奖学金就给我买电脑,然后?我全校第五(初一下学期)———数学满分,政治满分,地理满分,英语99,其他也都是90几。我爸:英语学懂了吗?我说学懂了————娃儿不要 骄傲自满,半灌水响叮当。我说没有学懂————那你这一学期学了些啥子麻批。电脑也说什么什么现在买了影响学习(我一周回去一次),说上网会上瘾什么的。
意外的发生和小斯追求完美的性格也不无关系。爷爷奶奶要求考试满分或A+,而作文很难满分,造成了他不喜欢作文,加上其他种种迹象都表明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与父亲的关系很难达到完美。家庭的不足和良好的成绩让他自卑又自傲,这种冲突也会促使他走向极端。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写道:“不要考100分!原生态的孩子一般能得七八十分,要想的100分就得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着100分,就需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每年自杀的青少年有30万,而绝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想过自杀,不是其他原因,都是父母逼的,或许这样说的太极端,但这就是事实,父母做不到的事就希望孩子能够做到,而且做的更好,这样他们生孩子养孩子才算有意义。

许多家长都是愚蠢的,生孩子是一种任务,养孩子是一种任务,把烦恼发泄给孩子就变得理所当然。养孩子像养猪一样,给口吃的就行,完全缺乏和孩子的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中国太多无知的家长,自己活的失败,孩子也难出头。
小斯的事既让我们难受,也令我们深思:
1.孩子学龄前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重要阶段,所以,不要和孩子分隔两地;
2.孩子的教育是弹性的,成绩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值,看到成绩最重要的是听听孩子的想法;
3.血缘关系是一定的,但要和孩子更亲近,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4.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家长的肯定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读书本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请父母们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和鼓励,让他们在柔韧而温暖的爱中,汲取前行的勇气,别让悲剧再上演了!

希望各位家长都能认真看一看,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听一听孩子的心声,他们也许不够优秀,但是他们要的也不多。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维他蜜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