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抱怨皮肤不好,先检讨一下你是不是忽略了这些!
2015/5/6 贴身小助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护肤方法,尽管我们都很在意自己的皮肤状况,但有时我们还是会无意间对它造成伤害。我们的一些日常习惯决定了肌肤的保质期,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我们日常忽略的九个“毁肤”误区,从此杜绝坏习惯,让皮肤棒棒哒!

误区1我每天晚上洗脸后,会先做些别的事,一直到睡觉前才用护肤品。
分析:洗完脸后即刻使用护肤品,可保持皮脂膜健康。每一次洗脸或多或少都会破坏皮脂膜,必须尽快使用美容护肤品,以保持肌肤皮脂分泌平衡。有些人的皮肤比较干燥,皮脂分泌量较少,若使用的洁面乳,清洁力强劲或洗脸时力度过大,新的皮脂膜很难即刻形成,如果不马上使用护肤品补充水分和养分,皮肤将会出现干燥、紧绷等不适感,这对皮肤是一种伤害。因此,建议在洗脸后3~5分钟内,迅速涂用护肤品。
误区2为了让皮肤光洁,我常常在同一天使用磨砂洁面乳去角质,又接着用洁净面膜为肌肤做深层清洁,我认为这样才够干净。
分析:同一天使用磨砂洁面乳和洁净面膜,又去角质又深层清洁,太伤害肌肤了!其实,这两种产品都有去除油脂、剥除角质的用途,当你将老的角质去除后,又用洁净面膜再一次清洁皮肤并去除角质,对细致的皮肤来说,是相当刺激的,尤其对干性肤质而言,可能会造成过度干燥。去除多余角质后,皮肤需要水分补充,这时用温和的保湿面膜是最安全的,保湿成分也会很好地被吸收。

误区3我的肌肤很容易出油,所以我从不用含油分的产品。
分析:肌肤天然的水脂膜是由“水”和“脂”平衡形成的,当它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干”或“油”的肌肤问题。当肌肤逐渐走入成熟,肌肤自然的水分和油分都会减少,如果一点油分也不补充,很可能会造成肌肤缺少营养而出现皱纹、无光泽的现象。
误区4我常把紧肤水直接倒在手上,以为用手拍打会让紧肤水更容易被皮肤吸收。
分析:将紧肤水倒在手上拍打,既起不到再次清洁的作用,紧肤水又会在拍脸的过程中流掉,挺浪费的。正确的做法是,取适量紧肤水浸湿化妆棉后,轻轻地涂抹在已洁净的面部及颈部,一点点的量就够涂满整张脸,不但不浪费,而且化妆棉与肌肤的黏合度比手好,产品发挥再次清洁及滋润、调理肌肤的功效,效果就更好了,同时也更卫生。

误区5我涂眼霜的时候,习惯又快又用力,三两下就完成了。
分析:眼部肌肤是脸上最脆弱的部位,如果你用力涂抹或过度拉扯,会让皱纹越来越多。正确涂眼霜的方法是,用中指指腹轻柔涂抹于眼部四周肌肤。动作要慢要轻,可在眼部四周轻轻点弹,并顺着一定方向稍做按摩。尽量不要扯动皮肤,也不要给皮肤过多的压迫感,以免拉扯过度、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而导致眼部皮肤松弛,进而形成皱纹。
误区6我习惯早上直接用清水洗脸,反正前一天晚上已经洗干净了。
分析:皮肤经过一整夜的新陈代谢,其实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干净,既有汗液、油脂的分泌,也有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老化角质的脱落。此外,被单、枕巾上也会有螨虫、灰尘等不洁之物沾染到脸上,你想想,这么多的问题,仅仅用清水如何能彻底清除?如果污垢没有清洁干净,之后又化妆,就很容易堵塞毛孔,产生黑头、粉刺等,影响仪容。
误区7我每次洗完脸后,会用毛巾擦干脸上的水分。
分析:粗糙的毛巾在细嫩的皮肤上揉搓,不但会伤害并刺激皮肤,让肌肤长细纹,还会暗藏细菌呢!更可怕的是,如果你长痘痘,又常常使用毛巾擦脸,很容易将痘痘搓破,于是痘痘里的细菌就会藏在毛巾里,并随着毛巾蔓延到脸上其他部位,这样,你脸上的痘痘就会连绵不绝地往外冒,难以消除。
洗完脸,用毛巾或面巾纸将水按干,比用擦干的方法对皮肤的拉扯和伤害要轻得多。尤其是在脸上长了痘痘的时候,必须用面巾纸代替毛巾,并以按压的方式吸掉水分,这样才不会造成细菌感染。

误区8我觉得用冷水洗脸更好,可以帮助收缩毛孔。
分析:谈及皮肤时,不能落下深层洁面的问题,用热水还是冷水洗脸也有讲究,其实,油性和混合性肤质最好用温水洗脸,温水使毛孔张开,容易洗掉毛孔中的油污,水温较凉会妨碍油污排出,反而会使皮肤毛孔粗大。不宜用较热的水洗脸,热水会彻底清除面部的防护膜,皮肤也会紧绷。
PS:冷热水交替洗脸对皮肤更好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大科学的,温水洗脸才能更好的使脸部血液循环,并促进乳液和精华的吸收。
误区9在进行面部按摩时,时间愈久愈好。
分析:面部按摩的时间宜适度,不可太长或太短,必须视肤质、皮肤的状况和年龄来定。
一般来说,中性皮肤的按摩时间为10分钟左右。干性皮肤的按摩时间可长些,一般为10~15分钟。由于按摩除了可以增加皮肤弹性和加快新陈代谢外,还能够促进皮脂的分泌,因此油性皮肤的按摩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易敏感皮肤的按摩时间也宜短不宜长。过敏性皮肤则最好不要做按摩。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较慢,可相应增加按摩时间。
这些常见的护肤误区,希望大家远离,想要拥有动人的皮肤就得从细微处全面护理皮肤喔~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贴身小助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