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认证有用么?
2015/3/24 管理晨读

     作者:四少

     来源:知者不惑

     微信号:buhuozazhi

     2014年的3月22日,我参加了PMP考试并成功通过。在备考的那段时间,我不断地找空闲时间看书,背书,做题,听讲师的课程录音。甚至在梦中都会想到一些过程、活动或工具。

     由此,我也想到了《霸王别姬》中的那句电影台词:不疯魔不成活。

     当然,回想起来,也觉得那段时间自己是最充实的。

     什么是PMPPMP,中文名叫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建立的认证考试有:PMP(项目管理师)和CAPM(项目管理助理师)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是当下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认可度较高的一门认证考试。当然,就如国内许多的认证考试一样,有了这个证并不说明你有多牛,只是说明你具备了一定的资格。而真正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表现出一个管理者的潜力,那才是真正的关键。

     项目管理的本质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美国这么多年的管理实践,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的体系,而且西方人很喜欢将一些共性的东西标准化。因此,美国的PMI(项目管理协会)便推行这一套可以在全球共用的项目管理体系,然后通过它的认证考试,来让更多的人学习它,推广它。其实,这个体系所传授的并不是纸面上的那些枯燥的工具或方法,而是它背后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管理文化。

     百度上云: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由于这个东西比较抽象,因此显得很深奥。但是随着目前方法论的盛行,思维方式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承载的工具。

     为了更好的说思维方式,有必要先了解项目的基本特征。毕竟,项目管理是对项目的管理,如果脱离了项目本身去讲,这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的。毕竟,管理是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项目的三大特征按照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的缩写,即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解释,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它具备三大特性,分别是临时性特殊性渐进明细性

     临时性:是指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特殊性:是指项目都会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

     渐进明细性:是指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是反复修正的,会随时间越来越详细具体。

     根据据项目的三大特性,项目管理的关键点也就不言自明。

     项目管理中的战略思维1、要有平衡的思维

     对于项目的临时性,因此时间对于项目很重要。这就需要合理规划项目的时间,而如何规划时间?这就涉及到项目的范围、成本、质量、资源、风险等几大核心要素。

     对于项目的特殊性,因此项目的目标就很重要。目标从哪里来?项目范围就是对目标的解释。而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则需要时间、成本、质量、资源、风险等核心要素。

     项目的渐进明细性。这说明项目的规划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们对项目的某些部分了解不充分,那么我们大致可以采用近细远粗的方式,也就是近期的工作要细化,未来的工作要宏观。

     那么如何才具备这个规划能力?这就会回到项目的那几个核心要素上去。通过分析这三点,就会发现,项目管理就是从范围、进度、成本、质量、资源和风险六大要素进行平衡,再缩小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QCD(质量、成本、进度)指标。当然,平衡不是妥协,而是有原则的对各类要素统筹管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范围、进度、成本、质量、资源和风险六大要素之间如何组合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标准中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比如,有的项目强调成本多一点,那么资源上可能就限制点;有的项目强调质量多一点,那么在成本上就会有一点增加;有点项目强调时间少一点,那么可能就需要增加成本或资源。

     在PMBOK中,类似的方法,叫“剪裁”。针对每个项目,将标准化的流程进行选择,以便于符合项目特性。

     3、充分了解项目资源

     现实中的项目都不可能是资源无限性,如果真有这样的项目,就不需要项目经理了。

     而项目管理最大的价值就是在各种限制条件下完成目标。否则,项目根本不需要管理。因此,在项目开始之前,一定要知道项目所处的位置。简单说,就是要充分了解项目所面临的环境。

     只有知道项目的最终目的,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才有可能成功地完成项目。

     项目管理中的方法论1、问题处理三步走

     项目中,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采取这样的三步骤,简称“一记录二分析三决策”。

     记录:就是书面记录或者程序记录问题。此环节中,如何有效地将整个项目的问题完整记录下来,单单这一点就不容易。通常我们可以采用软件记录,但是团队中间如何收集、如何传递、如何沟通就涉及到众多的工具方法。

     分析:就是针对问题展开分析。一个问题通常要出具两种以上的解决方案。这里的方案要多方位地思考,并按照SMART原则,尽可能地具备可实现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

     决策:就是针对问题出现的多种方案进行决策,选出最适合项目的。毕竟决策者一般做选择题,他们很少愿意做单选题。

     2、变更管理七步走

     只要有计划,那么必定会涉及到计划变更。作为项目最重要的进度基准,只要计划发生变更,整个项目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变更的流程进行规范。

     PMBOK中的变更流程很具备借鉴意义,统称为“变更七步走”。这七步分别是:书面记录、内部分析、外部影响、过变更委员会批准、执行变更、记录变更情况、分发文档通知干系人

     简单讲,变更请求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项目内部要分析变更的影响并出具方案,将变更的方案通知到相关干系人确定变更,提交变更请求到变更管理委员会批准,项目团队然后执行变更,项目团队记录变更,将变更后的文件发送到各相关干系人。

     在实际项目中,计划变更有时显得很随意,这就导致很多资源无法按时到位。强化这种变更管理,就是让所有项目成员都学会这种逻辑,便于统一沟通。

     我的感悟项目管理,我想是一个永无止尽的事。而世界上大多数的事,大都如此。生活或工作中的目标,我们会完成一个,接着进入下一个,这样的循环反复的结果,促使我们不断成长,带给我们的便是成熟。

     在近一年的项目实践中,我越发觉得这种项目管理的思维可以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这一生,总有一些事情会影响到我们的价值观,并在我们的生命中体现出价值。对我而言,PMP就有这样的作用。

     本文由公众号【知者不惑】四少原创并投稿管理晨读发布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知者不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