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后的美丽新世界
2015/4/10 管理晨读

    

     两根铁夹将男主角的眼睛强行睁开,强迫他观看影片,为了缓解长期不闭眼的视疲劳,一边还给他滴着眼药水。

     这惊悚的画面和阳光下微笑的少女有半毛关系?

     和上图被撑开的大眼睛一样,我们正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时代。

     每天大量信息发送来的时候,我们阅读到的都是很片面的内容,而这种片面,总会带着他主观的观点(快速消费品总是要夸张中心思想),这必然会慢慢毁掉你的自我。

     而当没有消息发送来的时候,我们会处于一种呆滞的状态,等待着信息的到来,来告诉我们该看什么,该思考点什么。

     我们越来越缺少一样特质——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主动求知欲.

     我想到了杨德昌的电影《麻将》

    

    

     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麽就对了。知道为什麽吗?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而责怪别人,也不愿来骂自己……”

     这句1996年的台词确实有点像在说现在的我们。

     这又让我想到两本书。

     乔治·奥威尔的《1984》,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1984》,乔治·奥威尔,1949年

    

    
《美丽新世界》,奥尔德斯·赫胥黎,1932年

     他们都对未来世界做出了一种预测。

     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自由。

     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那我们现在热爱的是什么?

     相比与真正掌握一种技能,我们更热爱于展示一种技能。

    

    


     《我也会游泳啦》,扎老师什么都搞,2015年

     有一个前段时间的段子:

     “一高僧问年轻人:一根鱼竿和一筐鱼,你选哪个?我说:我要一筐鱼。高僧摇头笑道:施主肤浅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你懂吗?鱼你吃完就没了,鱼竿你可以钓很多鱼,可以用一辈子!年轻人说:我要一筐鱼之后把它卖了,可以买很多鱼竿。然后把鱼竿出租给别人,收租金作为利润,钓上的鱼可以深加工,要是累了还可以提供住宿服务,吃住行一条龙农家乐。”

     故事的结局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应该就是一种价值观扭曲的表现。

     说不下去了,下面插个图结束本次瞎聊。

    

     《别走,做自己》,扎老师什么都搞,2015年

     最后,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正视自己,(主动)输出价值,(主动)吸收知识”。

     (真是三观硬硬的中考模范作文啊)

     磨蹭磨蹭,这就是我要的新世界...

     最后在放张图,本来打算做封面(目前的封面和文章毫无关系...) ,但是觉得太吓人。

    

     喜欢吧~呵呵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麦河文化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