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好人”的爱与罚 | 婷聊职场
2015/7/13 管理晨读

     作者:李婷 HRM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好人,一直是个褒义词,它关联着善良、奉献、宽容等一切美好的词汇。可惜,在职场词典里,它远比小学课本中的定义复杂太多。

     【职场好人】

     打个比方吧,有个好人A,TA可能是这样的:

     经常帮同事打印资料,买午餐,又或者处理一些完全不属于TA职责范围的事情,而自己的本职工作,总也超越不了“还凑活”这条线。

     问TA某工作为什么没有完成,通常的答案是“我上午在帮XXX做XXX,所以耽误了”,好吧孩子,我会给你颁一个助人为乐奖再加一朵大红花,可是,加薪的时候,恐怕不会想起你。

     毕竟,给你薪水是希望你能做好你那个框框里的事情,别人的工作,自然会对应他的薪资,如果他愿意分一点你,我倒是没有意见。

     Oh,对,好人A还很可能是这样:

     每逢冲突必让步,每有黑锅必上身。

     为什么?TA会说,因为讨厌争执,因为无意伤害,因为你不懂我了,我何必解释?

     好吧,谈恋爱我会考虑你,可是升职恐怕不会,哪怕知道不是你的错,我也难以相信一个维护不好自己利益的人能维护好团队或者公司的利益。

     这样说,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疑虑甚至是反驳:

     如果做一个好人没有意义,我们是不是只要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我们是不是应该毫不让步的争取利益同时不动声色的推脱责任?

     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维护人际关系只需要独善我身?

     不不不,我从来不认为做一个好人有任何一丁点不对的地方。只是亲爱的,我们能不能再聪明一些,利人而不损己?甚至更聪明的win-win(双赢)?

     【一层一层剥拨开TA的心】

     首先说说“助人为乐”这件事

     如果要让这种行为有意义,至少有两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一方面,我们必须确保这份帮助是无偿而有价的。

     所谓无偿,是指出发点,不要指望用帮助交换对方的感激甚或回馈,否则受伤的几率会很大。

     而好人们更应该关注的则是有价。也就是说这份帮助要有价值,更通俗一点说,你帮的那个人有没有承你的情?哪怕只是潜意识里闪过的一毫秒念头。

     如果他觉得理所应当,那我们还是别犯贱了。

     另一方面,你必须记住,虽然领导们常说自己很欣赏那些一专多能的人,可是大前提一定是先有“一 专”,再去发展“多能”,也就是说份内做到90分,份外的60分才有意义。

     接下来,我们说说让步

     让步实际上是作为一种博弈手段、一种价值交换而存在的,是我可以让也可以不让的时候,为了换取某些东西才有的这个主动后退的行为。

     可是太多时候,我们的职场好人做出让步的出发点完全与此无关,他们要么处于不得不让的弱势地位,要么是在无原则的回避冲突。弱势源于自身的功底不够硬,你不够专业、你考虑不够周全、甚至是,你对双方的底牌出现严重误判,于是,被逼的丢盔弃甲。

     而为回避冲突而做出的让步就更加微妙了。你是策略性的避其锋芒?还是仅仅自我安慰“我策略性避其锋芒”?两者的区别在于,你有没有坚持住原则,用其他的方式达到目的。

     要知道,单纯的退让从来换不回尊重,甚至换不回体谅。如果你真的以为不断退让可以帮你获得到“盟友”,那未免太天真,没有对等的实力没有平等的地位,就没有盟友一说。

     自欺欺人也不要欺得太梦幻好么!等到你和所谓的盟友第一百次出现利益冲突依旧需要你做自我牺牲才能维持和平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份退让意义何在!

     兵法有云: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只有柔、弱,没有刚、强,你真的不怕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么?

     今天这个话题,太多的打到了办公室政治的擦边球,而那是我绝对无意涉及的领域。

     我只是希望好人们能看到这篇文章,稍稍的为自己想一想,为长远想一想,权衡一下那些为了所谓的人际关系做出的牺牲,是否真的换回了人脉?是否,真的值得?

     而当你觉得不值得的时候,需要做出哪些修正,则需要更审慎的思考,否则物极必反,若矫枉过正,恐得不偿失。

     本文由李婷原创并授权发布

     转载请联系管理晨读(微信: guanlichendu)

     未经许可转载者,晨读将保留举报权利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传递快乐

     精品公众号推荐:优比车险

     最懂你的车险比价平台

     为您提供一站式车险购买服务

     微信号 uuubeee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