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朋友圈常见的诈骗合集,与你有关!
2015/9/4 管理晨读

     随着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有了更多的沟通渠道。而骗子们也正在利用这些渠道,想出各种骗人伎俩。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最新的诈骗方式,让我们时刻做好防范,让骗子无法得逞!

     一:借助微信诈骗

     不发红包不让退群

     不久前,北京的李女士被一个小小的微信群给“绑架”了。她在地铁的一个出站口遇到有人推销,说扫描二维码送小礼品,她扫了一下,就进入了一个微信群。

     谁知,这个微信群里不断有人发消息,不停进行短信骚扰。还对李女士说,如果想避免骚扰,就必须交20块钱的红包,不然就会一直在群里。

    

     开始李女士并不愿意付钱,可她尝试了几次发现,确实无法通过正常程序退群,也无法将这个群设置为免打扰。一晚上一百条垃圾信息,实在让她不堪其扰。

     最后,李女士只好支付了红包。据猎网平台数据显示,这种遭遇并不是个例。这是苹果系统的一个漏洞所造成的。在升级为ios8.4系统后,这个漏洞已经被修复。

     专家称,目前微信诈骗还处于“试水”阶段,在网络诈骗中所占比例小,诈骗金额也大多只有几十元。然而,和短信诈骗的一对一不同,微信诈骗是一个账号对多个用户,更加危险。

     二:打着“国家新政策”旗号

     传统骗局出现新花样

     骗子冒充银行诈骗时,往往号称用户银行卡需要升级,而辽宁义县的张先生最近遭遇了一次打着“国家新政策”旗号的诈骗。

    

     辽宁义县的张先生,是一名跑长途客运的司机。不久前,他收到一条声称自己是工商银行客服的短信,说根据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张先生必须进行实名补录。

     按照短信提示,张先生进入了这个叫“工银e支付”的界面,按照要求进行“实名补录”。交易方的用户名叫“国付宝”,这更让张先生放松了警惕。退出界面后,张先生收到被扣款一万元的短信,发现不对,赶快报了警。

    

     不少用户还收到了这样的短信:“根据2015年国家惠民政策规定,新出生的宝宝可以享受新生儿补贴800元。”和“实名补录”的骗局类似,这些骗术都是打着“国家新政策”的旗号行骗。

     专家提示,为了保证申请人的真实性,无论是银行还是社会福利发放部门,都会对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不会要求通过网上填写的简单方式提交。

    

     三:朋友圈拉你投票

     最新骗术坑死你

     最近,很多人都可能收到自己朋友发来的短信:“有空吗?帮我投下票好吗?地址t.i.m/rlag”。

     如果你真以为是朋友让自己帮忙投票,并点击了短信中的网址链接,那你就麻烦了!

    

    

     廖先生就收到了一位熟悉的朋友发过来的此类短信,信以为真的他点击了短信中的网址链接,下载了里面的“微投票”软件。没想到在下载过程中,廖先生的手机响了,不少朋友打电话向他了解要如何投票。

     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手机中毒了,瞬间向全手机联系人发送内容为“有空不?来帮我投下票好不好?地址t.im/rlag”的短信。

    

     也就是说,只要你点击了这个链接,手机就中毒了!手机中毒后,就会自动安装一个名为“微投票”的手机木马病毒,然后木马病毒自动启动读取手机联系人,并向所有联系人发送内容为“有空么?帮我投下票好吗?地址t.i.m/rlag”的短信,让更多手机中招。

     据警方介绍,该安装包为“积分兑换”木马病毒的变种,该病毒具有群发短信自发传播的功能,并且可以读取用户手机联系人、短信,并窃取这些隐私信息。群发短信被扣费不说,还要小心手机绑定的支付宝、网银等!

     四:常见诈骗手段科普

     这些链接千万别点

     各种冒充!骗子也是拼了……一定擦亮眼睛哦!

    

     奇葩!冒充小三发艳照的

    

     冒充相册链接的

    

     冒充孩子班主任的

    

     冒充航空公司通知航班取消的

    

     冒充交管局发车辆违章通知的

    

     冒充快递公司的

     如果你接到了此类短信、电话或是微信消息,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辨别真伪。

     平时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析交流一下这些诈骗信息,这样,遇到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上当了。

     来源:CCTV4(ID:cctvzgxw),综合中国新闻、央视新闻、新华视点

     转载自:互联网头条(topwww001)

     日积晨读一小文,游刃职场千重门职场 | 管理 | 学习 | 分享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