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企业“小时候”都是啥样的?
2015/12/23 管理晨读

    

     苹果公司的小时候是一个车库。

    

     从前有个车库,车库里有一个帅到可以当明星的工程师……名叫乔布斯……

    

     腾讯的“小时候”:是一间舞蹈教室

     据腾讯的大师兄Tony说,鹅厂最早的办公室,就是借了朋友的一间舞蹈室,还挂着80年代“迪斯科”风格的大灯球,后来才搬去赛格。兄弟们加班累了,还可以舞一曲儿放松心情,比现在格子间的条件好多了。

    

     后来又搬到了深圳华强北的赛格科技园

    

     当年Pony(马化腾)办公的地方。最初的OICQ就是在这张桌子上诞生的。

    

     阿里巴巴的“小时候”:是在居民楼……

    

     1999年马云从中国黄页辞职,从北京回到杭州,开始新一轮创业,成立的公司叫阿里巴巴,地点就选在湖畔花园16幢1单元202室的家里……

     现在他办的大学就因此命名为湖畔大学……

     1999年马云在家里(同时也是办公室!)为18罗汉演讲视频◎首次曝光……

     马云的眼神好犀利啊……怪不得孙正义看上他了……

     小米的“小时候”:小小的办公室,大家一起喝小米粥

    

     雷军最近在公司内部给员工发了一封信。在信中,雷军首次曝光了小米成立时的情景。他说:“五年前的今天,2010年4月6日,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银谷大厦807室,14个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一家小公司就开张了。”

     联想,传达室也能走出国际大公司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柳传志带着10名科研人员,一共11人在租来的中科院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看来,传达室也不是看门大爷的专属空间了。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小时候”:小城的楼房,就一直没变过……

     巴菲特办公室不在纽约华尔街,却在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只有40万人口的奥巴哈市( Omaha, NE)。

     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公司总资产超过人民币2万亿元,净资产排名全球第一,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63位,其下属子公司中就有8家是世界500强企业。

     空格但是规模如此庞大的公司,竟然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只是在Kiewit Plaza大厦租了半层楼做办公室。Kiewit Plaza大厦在奥巴哈 Farnam大街3555号,与S 36th 大街的交叉口。

     这里的逼格比华尔街和陆家嘴都差远了……但并不影响它成为一个“圣地”……

     猜猜巴菲特在这里办公有多久了?巴菲特说:“我在这座大楼里办公已经有50多年了。我非常喜爱这座大楼和大楼的业主。他们特别给我优惠的租金。我在这里非常开心。”

     巴菲特从1962年管理合伙企业时就在这里办公,一直到到现在,没有动过地方,可以说这里是巴菲特的老窝,也是他的福地。(巴菲特真是够长情……怪不得能做长期投资了……)

    

    

     巴菲特这么有钱,还用这么破的电视机……

     好了,看完小时候的长相,我们再来看看小时候的其他一些特点吧!

     《10亿美金估值以上的企业小时候的特点》

     成功没有定式,每一个成功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前所未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模式值得关注。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关于估值超过十亿美金公司的报道。出乎意料的是,很多这样的公司并非在一开始就表现出快速增长的业务。

     在Shasta Ventures,我们专注于早期投资,所以我们研究了32家高估值的公司在A轮的状态。我们的研究对象包括25家250亿美金价值的公司(评判标准包括上一轮估值、收购价格或公开市场价值超过10亿美金)以及7家发展迅速、具有十亿美金潜力的公司。Nikhil和我看了各种体量和类型的公司,评估了包括资金历史、用户模型及增长、盈利情况、网络效应、监管障碍,市场动态和团队在内的特征。

     我们发现许多重要的共同特征,大多数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以下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具有哪些特点:

    

     1、十亿美金俱乐部公司倡导的理念在早期也可能不被欢迎

     一旦公司进入十亿美元俱乐部,他们的基本理念和主张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早期也许并不如此。

     我们的分析发现,许多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理念很容易不被赞同。有多少人真的在乘坐黑色轿车?想看视频直播流的人有多少在玩电子游戏?为什么人们需要关心新的云备份或同步服务,除非他们的照片信息消失了?有多少人有兴趣租住别人家的沙发?

     Airbnb的联合创始人Brian Chesky曾经在公开场合讨论过这种窘境:

     当我们来到硅谷时,没有人想投资Airbnb。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这个想法是疯狂的。人们认为我从来不想呆在一个陌生人的家里,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但后来我们发现,人们第一次听说或看见好的想法,也许并不会有那么清晰的概念。要么因为这个想法看起来小、规定很高,甚至看起来基本假设是有缺陷的。但成功的企业往往从初始概念上就能执行地很好,这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高度竞争的市场反而是十亿美金俱乐部的催化器

     传统的想法会认为,成功的初创企业需要一片蓝海,并需要大胆的创新。然而,我们发现这并不是真的。大部分的十亿美金公司出现在高度竞争的市场。

     以消息应用为例。在Snapchat或者WhatsApp之前,人们已经有非常多的联系方式。但是这些创业公司,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我们的分析中,社交领域其实有着极多的高估值公司。

     另外一个非常能说明我们观点的例子是交易平台,比如Uber、Airbnb、Eventbrite和Instacart。在这些公司出现之前,人们总是有办法找到出租车、住宿、门票售卖或是送货上门服务。但是这些公司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并且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能看出,消费者总是愿意去拥抱更好的产品或者体验。有一个事情是非常清楚的,即使在发展相当成熟的领域,科技也能使公司给用户带去新的服务方式。

     3、他们往往是在重塑体验,而非颠覆市场

     我们发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一般都在重塑现有行业,提供更为卓越的用户体验,而不是激进地为市场带来更多颠覆。

     比如像Nextdoor、Square、Zulily,或者其他公司正在致力于改变消费行为:与邻居交流、使用信用卡支付、或是在线购买儿童产品。每个公司的成功都源于对用户的独特观察,催生出了一个更好的体验。

     Dropbox较其他备份/存储/同步提供了更简单的解决方案,并远胜u盘。立足于社区内容的Tumblr,看上去不像是一件大事,但提供了真正差异化的产品。Nest建造了恒温器连接到互联网,在有效地节约能源的同时提供了更好的设计。Uber重塑了运输方式,使得出行更加方便和愉快。

     4、没见过“大世面”的创始人掌舵着大型企业,而非资深行业人士

     令人惊讶的是,在我们的研究里,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创始人比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更多地掌舵着大型且快速增长的公司。

     在前述我们提到的32家公司里,有3/4的人是首次经历着这样的事。他们并没有非常资深的经验,但对自己的产品充满热情,对于如何服务目标用户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全新的视角非常有帮助,有行业经验的人反而容易被“这不可能”或者“这没有用”的思维所限制。

     5、伟大的公司早期通常没有盈利

     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十亿美金俱乐部的公司处于A轮阶段时,并没有从用户身上赚钱,比如Twitter、Pinterest、Houzz和Nextdoor。在这个阶段,他们专注于建立一个用户壁垒而不是盈利。这些初创公司更多是在关注用户建议及用户参与和获取。直到建立起市场壁垒,实现规模效应后,他们才开始考虑收入。

     虽然大多数公司在早期没有收入,但我们发现他们在A轮就呈现出快速增长,这源自他们强劲的产品、市场机会或者巨大的网络影响。

     如果这个观察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观点的话,那就是在A轮很多伟大的想法并没有表现出来。有很多公司开始看似走得慢一点,最后却能用胜利震惊所有人。

     成功没有定式,每一个成功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前所未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模式值得关注。

     我们的分析清晰地揭示出了这个模式:

     伟大的公司总是瞄准巨大的市场,并为客户提供变革性的、更佳的用户体验。竞争激烈的市场或是创始人的成功过去并非是胜利的阻碍或促进因素。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哪家企业都有被人看不起或被嘲笑的“小时候”……等长大了就牛逼了……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文自VC/PE/MA金融圈,综合自经纬创投、腾讯大学等

     -※精品推荐※-

     大内务

     企业行政管理者的秘密武器

     推荐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