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金牌团队,如何再续辉煌
2016/5/19 管理晨读

    

     案例背景

     小桥在一家课外辅导机构服务了六年有余,她所在的团队是该机构的金牌团队,取得过很多傲人的成绩。

     今年原校长寻求更好的发展离职,总部提拔了表现优秀的小桥担任新校长。

     但角色从员工变为管理者后,出现了很多问题都感觉力不从心。

     目前遇到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不强,或者说对小桥的管理不是很认可,安排的工作大都是应付,说多了还会反弹甚至争吵;

     2、教师及销售人员有搞小团队的情况,小桥感觉大家都在孤立她;

     3、新人工作上很难快速上手,团队氛围上又不能跟老员工良好融入;

     4、小桥的性格偏柔软,但为了让大家能听自己的,不得不别扭的拿起领导的架子反复去叮嘱安排的事情,结果员工反而觉得她强硬而啰嗦。

     小桥很想再续团队的辉煌,该怎么办呢?

     晨读建议小桥尝试以下改变

     心态和视野

     目标,目标,目标

     以感情为基础,有技巧地沟通

     营造学习氛围

     把“客户第一”落到实处

    

     心态和视野

     从员工成长为管理者,最重要的心态变化是要从“我做好就行了”改变为“大家都做好才行”。当然这个心态不能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强硬压制所有团队成员按照自己的意识做事,而要结合每位成员的具体情况,有技巧有策略的去影响他们的行为,逐步达到“大家都做好”的状态。充分重视团队中“人”的因素,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另外,管理者的视野要关注从自己手头的事,上升到关注企业整体的布局,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解决问题的时候才不会受到自身性格特点和小环境的局限。

    

     目标,目标,目标

     首先是个人目标,心存高远才能驰骋天下,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才会把解决现有问题当成是良性的积累、把挑战当成一种乐趣。

     比如把混日子养老当成个人目标的话,遇到问题肯定会尽可能的逃避;如果把5年后自己开一家培训学校作为目标,那么现在遇到的问题会成为今后创业最好的经验。

     然后是团队成员的目标,了解并鼓励团队成员制定中长期个人目标。大家都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的时候,团队就会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最后是团队目标,团队目标需要每一位成员都当做重中之重。但是怎么达到这一点,管理者务必要多动脑筋多做功课。

     每天喊口号、唱歌、做操肯定是最低端也最低效的,建议使用“合理的频率,正式地提醒”的方式。

     合理的频率:把分析目标当做定期工作任务。比如每周例会时对团队目标进行回顾是很好的频次;

     正式地提醒:用正式的方式提醒每一位成员。会议、书面材料、可视化的张贴物都是很好的正式提醒方式,比每天嘴上念叨强,念叨多了员工反而会疲惫,其实根本没过脑子。

    

     以感情为基础,有技巧地沟通

     以感情为基础,即从心态上要把团队成员当成朋友和家人,包容他们的不同想法,真诚的与他们交流;

     有技巧地沟通,即要注意沟通方式,上周咱们聊沟通话题的时候已经分享过“说话的方式要比说的内容更重要”。你有一张刀子嘴,但大家都是玻璃心,一不小心你就会把他们碰碎。

    

     营造学习氛围

     组织实际的内部学习活动,营造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帮助大家为各自的个人目标做积累,另一方面员工提升了能力工作也会更高效。

     新人可以交给老人带,但不要甩给老人就不管了,要正式的跟踪帮带的结果,做得好的给予表扬鼓励。如此,新人和老人有更多的接触交集,融入团队也会更快。

    

     把“客户第一”落到实处

     培训机构的客户就是家长和学生,搞定他们,员工才会从心里真正服你。

     “客户第一”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了解客户的想法和需求,从各方面寻找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资源。管理者要带头做出案例,让大家体会到这么做的好处。

     比如,家长关心一方面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另一方面更关注升学、分数线、学区划分等教育政策的动向。作为培训机构掌握全面并且一手的信息,在家长面前塑造一个专家的形象会从各方面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

     再比如,学生一方面关心自己的成绩,另一方面其实更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来培训机构补课的往往是在学校里得不到重视的“中差生”。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喜欢的明星、学习他们常用的语言,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收获的将不止是给机构带来的业绩。

     -※精品推荐※-

     文玩头条

     最有意思的文玩公众号

     让您笑着学会文玩知识

    

     长按识别二维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