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马屁叫真诚
2016/6/15 管理晨读

    

     来源:阅条

     微信:readmark

     某君向我大吐苦水:自己口笨嘴拙,不会来事,在公司里得不到领导的欢心,而那些会拍马屁的人则混的风生水起,节节高升。自己很是苦恼。

     这句话其实隐含了三层意思:

     (1) 我其实很厉害,但是领导有眼无珠;

     (2) 我混的这么差,主要是因为我不会拍马屁;

     (3) 同事都是靠溜须拍马上位的,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我说:那你怎么不去学啊?

     他摇了摇头,苦笑着说:学了,但是学不来。送礼抹不开面,赞美违不过心,想要讨好,却时常弄得非常的尴尬,索性后来就放弃了。

     1

     怎么样,这个情形是不是很熟悉?

     生存在职场,尔虞我诈,讨得他人欢心自然可以如鱼得水,但大部分人却不会拍马屁或者准确的说不愿意去拍马屁。

     要我说,拍马屁这种事情,还是要讲天分的。

     首先你得能准确找到马屁的位置;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这个道理要是不懂的话,只能说明你没有文化。从孔子的食色性,到西方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再到马克思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体育、绘画、摄影是精神方面的爱好;金钱、珠宝、房产是物质方面的爱好;吃喝玩乐性是生活方面的爱好;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观察分析,“投其所好”。

     其次,你得掌握好拍的力度;

     力小了,感觉不到;力大了,屁股会痛。拍起来像是按摩才是刚刚好。有一句话叫润物细无声,拍的对方毫无察觉才是上乘水准。

     这个就非常有学问了,必须在长期的摸索中掌握到分寸在哪里。要知道现在能当的上领导的人听过的马屁也不少,还是有基本的鉴别能力的,太过明显的奉承,只会让人反胃,领导也会很尴尬。

     最后,你得注意拍的场合;

     场合不同直接决定所运用的方法不同。毕竟,当着他人的面拍领导马屁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高超的技巧。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很风光的事情。有时候,同样一句话,场合不对,拍马屁就变成拍马蹄了,这种影响甚至比说错话更严重。

     如上所言,马屁的学问说深却也简单,剥开了说大家都懂的,但真正能做好却不见得。究其根源,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在于“心”。

     你的心里能否接受这样的行为和这样的自己?

     2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你和领导同事一起去K歌,如果要你附和一下,“领导唱的不错”,再来一首”,相信你应该可以做到;可是要你在听着领导鸭公嗓子般吼叫的正嗨的时候,去假装切歌,然后舔着脸说,“哎呀,领导你在唱啊,我听着是原唱,以为没有人唱呢!”,你能做到吗?

     我知道你做不到,因为我也做不到。

     在我们在纠结是否放下面子是否要去拍马屁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和自己的内心在对话。

     大脑负责思考,告诉我们如何做对自己是最有利的,它不断的提醒着我们:应当对领导阿谀奉承,说好听的,捧着顺着供着,不说捞到好处,最起码肯定是没有坏处的。

     但我们的心却一直不愿意,并敲打自己:这不是我的本意,你什么时候变成这种人了。怎么能睁着眼睛不要脸的瞎说呢?

     通常情况下,内心的力量都是大过于脑,因此,大部分人为了生计被迫去溜须拍马的时候,内心都是极其别扭和痛苦的。

     如果有一天,大脑说“今天要去给领导送礼啊”,你的心随即附和道:“大脑说的对”,那么,恭喜你成功的克服了拍马屁的心理关。

     但更多人,其一生都迈不过这一心理关。

     强烈自尊心会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抗拒着自己接受这样的行为。

     当你不断的夸奖表扬捧高他人的时候,实际上也在无形中降低了自己的身位,即便是明知是有求于人,自己心中仍不免泛起抵触。不齿于溜须拍马的,并不都是君子,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想在别人面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已。

     3

     但我们并没有这么想象中的那么有气节和风骨。

     事实上,如果从宽放意义上来讲,我们每天都在拍马屁。

     “你家小孩很乖啊,好可爱啊!”

     “这车很漂亮,外观看起来很不错。”

     “你这身衣服很合身,很配你的身材。”

     为什么,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却没有感到丝毫的难受别扭或自尊心受挫?

     你可能会说,因为这是善意的礼貌和基本的礼仪啊,而且对方是朋友,我并没有很刻意的想要去逢迎对方。

     没错,这就是我想要讲的重点: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讨厌拍马屁,而是讨厌那些不真诚的马屁。

     我们常常被职场厚黑学所误导,总是喜欢去揣测他人的想法。最终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东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不懂得拍马屁也不意味着世界末日。

     领导听过各式各样的马屁,不差你这一个,也不多你这一个,他唯一没有见过的可能是你的真诚。

     只有真诚,才是最高级的马屁。

     不用勉强自己,最难的就是委屈自己的心意去做一件你并不想做的事情。放心的做一个真诚的自己,可能对领导,对他人,对自己都是最好的一个姿势。

     同时对于职场拍马屁这件事情,我们也不用总是偏激的去看待,大可以理性的分析审视。

     首先,不是所有的好话就都是拍马屁。

     其实适度的赞美是一种尊重和礼仪,并不因为对方是领导就觉得有所差异,不要人为的太过复杂化一些正常的交流。

     如果你的领导是一名足够聪明的领导,他就一定清楚的知道你是在刻意拍马屁还是真心实意的想法。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反而更好。

     其次,正确看待拍马屁这件事情。

     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个社会有有一些光耍嘴皮子的草包通过溜须拍马上位了,但更多的情况下个人实力才是基础。没有任何才干,光会吹牛的人是走不了多远的。

     很多人总是盯着他人拍马屁的事情而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却不愿承认他人比自己优秀的地方,凡是他人有点什么好事,都言之必称:“切,有什么啊,一个马屁精!”

     同时个人陷入了悲观主义的心理状态,认为自己的处境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同流合污所致,把注意力浪费在一些厌恨嫉妒之上,却忘记了提升自己的才干与能力。

     其三,领导心理都有谱

     要知道,领导并不都是傻子。身边全是一堆只会拍马屁不会干活的,要倒霉的肯定是他自己。这个简单的道理想必他不会不明白。

     所以,坦白一点说,如果一个人真的在一个岗位五六年仍一事无成,无任何建树,问题多半可能是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有眼无珠的领导”或是“爱溜须拍马的同事”。

     4

     现在我们回到案例,面对这样的困惑,首先需要你正视一下,

     你是否真的是才华横溢而不曾施展?

     同事是否真的比你差?

     领导是否真的全凭拍马屁而定岗?

     如果答案不全是肯定的,那么,与其天天琢磨领导喜欢什么,不如好好锻造下自身技能倒是更加实在。

     毕竟未来的社会分工,更多呈现的是U盘化的组织结构。一技傍身,走到哪里都有饭吃,不用靠阿谀奉承来获得生存的空间。

     如果答案全部是肯定的,那么赶紧走人。

     从正确的价值观来讲,我们也应当丢弃那些厚颜无耻的极尽溜须拍马的作风。

     如果你的领导真的喜欢这一套,请远离他,因为他会毁了你的职业生涯。

     人生苦短,取悦他人,不如取悦自己。

     碎碎念

     1

     拍马屁这种事情呢,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不分国家种族,简直是人类的共同点啊!当然,关注阅条的同志是不屑于搞这些旁门左道的。

     哎呀,我这是不是在拍你们的马屁啊?

     2

     有网友总结了拍马屁总共分为十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过犹不及、大音希声、先抑后扬、独具匠心、炉火纯青、八面玲珑、翻手为云覆手雨、登堂入室、春风化雨、返璞归真。你认为你是哪一个等级?

     3

     清代大才子袁枚,少年聪慧,禀赋过人,二三十岁就官拜七品县令。赴任之前,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尹文端问:“你此去赴任,都准备了些什么?”袁枚老老实实地回答:“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说:“你年纪轻轻,怎么能搞这一套,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袁枚说:“老师您有所不知。如今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真是风毛麟角呀!”尹先生听完很是受用。

     4

     你听过见过印象最深刻的拍马屁是什么?下方留言与狗带君分享。

     5

     就酱紫吧。

     想看更多,识别下方二维码,订阅阅条。

    

     心理|职场|摄影|趣味

     微信ID:readmark

    长按二维码关注阅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管理晨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