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可乐和普通可乐,你该怎么选?
2015/1/21 丁香医生
人向来难以抵挡甜味的诱惑。所以,尽管市场上的饮料花样繁多,最受欢迎的基本上还是含糖饮料。近年来,我国成人与儿童青少年饮用含糖饮料者的比例和摄入量都在快速上升。根据一项调查研究的结果,儿童青少年中饮用含糖饮料者多达六成,人均饮用量更是达到了约每天一瓶。
但是,人们享受畅饮美味饮料带来的快感时,却往往忽视了这些含糖饮料带来的负面健康效应。
精制糖的「原罪」
含糖饮料添加的糖都是精制糖,而精制糖由于纯度极高,不能提供除了热量以外的任何微量营养素,其中添加的糖量一般都相当夸张。一瓶 500 mL 的可乐,可以含有 12 块方糖那么多的精制蔗糖;即使是一瓶标有「低糖」的 500mL 绿茶,也含有 5 块方糖那么多的精制蔗糖。
当含糖饮料的饮用量还较小时,精制糖的摄入量就早已「爆表」了。
正是由于会使人不知不觉摄入大量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空虚卡路里」,含糖饮料的摄入才成为了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此外,饮用含糖饮料甚至会影响孩子们骨骼和身材的生长发育。
最新的研究还显示,如果孕妈妈饮用太多含糖饮料,则可能让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就比别人更容易长胖、得「富贵病」,俗称「输在起跑线上」。
精制糖提供的是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空虚卡路里」(empty calories),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我们每天所摄入的能量中「空虚卡路里」所占的比例不能超过 10%。
根据这个比例,加以计算可得,在 1 瓶代表 500 mL 左右的情况下,只有含糖饮料的饮用量被控制在 2 瓶 / 周的范围以下时,才不会对健康有太大影响。如果你是甜食爱好者,那么含糖饮料的饮用量还得继续往下降才行。
爱甜不一定非得爱糖
如果你是嗜甜如命的人,这点儿饮料显然无法填满你对甜味的渴望。幸而,不是只有糖才能提供甜味。
以阿斯巴甜、糖精、蔗糖素为代表的「非营养性甜味剂」,正在食品加工业中大显身手,因为它们不仅可以提供甜味,而且相比精制糖来说,更为健康。
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将糖替换为非营养性甜味剂的饮料,比如零度可乐。这类饮料「营养成分表」中糖一项为 0,且配料表中常含有阿斯巴甜 / 三氯蔗糖 / 糖精 / 安赛蜜 / 罗汉果提取物等成分。
饮用这类饮料,在享受「甜蜜」的同时,能够减少因为饮用含糖饮料引起的糖分摄入过多、肥胖,从而有助于从根源上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对于已经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2 型糖尿病等疾病或疾病前期症状的人,这么做几乎是必须的。
非营养性甜味剂其实很安全
有媒体宣称,某些非营养性甜味剂会致癌,让很多人对使用它们替换饮料中的精制糖始终心存芥蒂,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非营养性甜味剂可能曾经受到质疑,但从最新的研究结果来看,它们还是很安全的。
此外,由于非营养性甜味剂的「人工合成」属性,很多人质疑,即使没有致癌性,也不代表它别的方面没有问题。最近的几年里,研究者又发现大量使用非营养性甜味剂会导致代谢紊乱,更让他们得出结论说「甜味剂和糖,两个都不是好鸟」。
馋了就喝人工甜味剂饮料吧
虽然甜味剂和糖都不好,但不要忽视了一个问题:非营养性甜味剂对健康的影响,和精制糖的负面健康效应相比,真的是小太多了。
在同样是一天一瓶 500 mL 的饮用量下,如果选择的是使用精制糖作为甜味剂的饮料,平均两年后就会体现出体重增加、代谢疾病相关指标上升、发病风险显著上升的效应;而如果选择的是使用非营养性甜味剂的饮料,则不会有这些负担和风险,因为它不提供「空虚卡路里」。
所以,在一定要喝饮料、并且根本没法少喝的情况下,选择使用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将比选择含糖饮料好得多。
总结
饮料含有的大量糖分,会产生诸多危害,除了让你长一斤又一斤的肥肉,还会让你得 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这样的「富贵病」,对小朋友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减少含糖饮料的饮用,使用非营养性甜味剂替代饮料中的糖,能够减少或延缓由于饮用含糖饮料带来的这些疾病的发生。并且,就目前最短三十余年、最长百年以上的观察来看,非营养性甜味剂在正常范围内使用不会致癌。
责任编辑:刘颖慧
题图源自:shutterstock.com
原文及参考文献详情可在丁香医生网站(dxy.com/column/2316)获取。
甜食称不上主食,却总是惹人喜爱,有人难过的时候想吃,有人开心的时候想吃。知道为什么吗?立即回复「2179」,查看《我们为什么会对食物上瘾?》。
丁香
医生
「爱甜又怕胖?找甜味剂啊」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