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破癌症治疗的骗局
2015/2/6 丁香医生

    

     在传统观念中,晚期癌症就意味着只能放弃手术、化疗、放疗的三大癌症正规治疗,因为,任何治疗都是无效的。

     这不仅是公众的传统看法,一些医疗从业人员也有类似观点。

     例如,某位学者在一篇文章里认为「癌症细胞是杀不死的」「中晚期的时候,你去治疗癌细胞,想把癌细胞杀死,这个思路是错的」「针对晚期癌症的治疗不需要做,因为没有用」,却推荐晚期癌症患者去接受他发明的「自体血活化疗法」,向他的患者吹嘘该疗法「百分百杀灭癌细胞」。此外,他还主持或参与中药注射液辅助抗癌、川红拔瘤膏治疗胶质瘤、推广抗癌保健品螺旋藻,实际上都可能属于医疗骗局。

     真实情况是,无论早期还是中晚期,癌症细胞是可以杀死的;杀不死癌细胞的,只有那些骗人的「癌症疗法」。

     现代医学认为,大部分晚期癌症可以治疗,放弃治疗才是错误的,放弃正规治疗去接受非主流疗法,则是错上加错。

     那么,普通患者如何识别癌症治疗领域的骗局呢?

     肿瘤种类很多,据统计约有 170 多种。对不同种类的肿瘤,化疗的疗效有很大差异。我不可能把一百多种恶性肿瘤都列举完,希望患者能与自己的主治医师充分沟通,不要听信网络上一些骗子制造的谣言。

     下面提供几种识别医疗骗局的方法。

    

     坚持走完标准疗法的疗程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癌症的标准疗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

     医学发展到今天,癌症治疗已经取得很好的总体疗效,大部分患者都能活很长的时间。以乳腺癌为例,美国 2013 年的统计显示,经过正规治疗之后,I 期(也就是早期)乳腺癌的 5 年生存率达到了 100%,II 期达到 93%,III 期达到 72%,即便最晚期的 IV 期,也达到了 22%;诊断后 20 年生存率为 64.5%,总体 5 年生存率达 89.0%。

     因此,癌症患者要去正规医院寻求癌症的标准疗法,无论中医还是本文的「癌症免疫疗法」,基本属于「剑走偏锋」「歪门邪道」。

     查查「专家」的医师执照

     在正规医院工作的医生,一般不大可能到网上、电视中或者牛皮癣广告里骗人敛财,而冒充「专家」的骗子则大多没有医师执照。

     要查医师执照很简单,登录卫计委官方网站(http://zgcx.moh.gov.cn/doctorsearch.aspx),输入人名和执业地点就可以查询。

     但也有一类医生并不能在卫计委网站上查到,就是部队医院的医生,因此,「老军医」也就往往成为骗子挂羊头卖狗肉的招牌之一。

     去医院官网查询

     如果有人声称是某著名医院的专家,可以直接到该医院官方网站上验证。

     现在全国各地的大医院,都建有专家信息库,能查到专家的相关信息,甚至照片。我曾经质疑 304 医院某位「专家」,就因为该医院官网上搜不到该「专家」的任何信息。

    

     夸张的疗效 = 确凿的骗局,别信网络搜索结果

     如果某种「疗法」的广告、宣传册上出现一些夸张的描述,百分百是骗局。

     比如大谈对某种癌症或者直接不分类的肿瘤、癌症「治愈率」如何高,现实情况是:肿瘤领域一般不说「治愈率」,而谈生存期,或者 5 年生存率;除了少数早期肿瘤和特殊类型的癌症,没有哪种癌症疗法会声称能「治愈」恶性肿瘤。

     还有一种常见的夸张描述,是说某疗法的晚期癌症生存率可以高达 80%。我就举非小细胞肺癌,即使经过正规治疗,晚期(IV 期)的五年生存率才 1% 。这种神话般的疗效,居然还没得诺贝尔奖,只躲在中国的小巷里骗钱,未免太憋屈了。

     不幸的是,在我国中文网络搜索出来的各种「免疫疗法」、「生物治疗」等医疗信息,几乎都是骗局,特别是排搜索前几位的「某度推广」,各位读者千万别上当受骗。某度搜索,早已沦落为医疗骗子的帮凶。

     注意「重复性」与「公开性」

     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是「可重复性」,具体来说,就是一种疗法能被毫不相干的不同医院、不同医生应用,能被用在不同的患者上,都能产生总体上相似的稳定疗效。重复性,是不同的医疗机构能相互验证、监督的结果,可以保证疗效的真实、客观。

     现代医学的药物、疗法,全都是多中心、大军团研发的成果,没有一项是靠「闭门造车」搞出来的。如果一种疗法仅仅被某个「专家」使用,或者仅仅在某家机构里存在,或者仅仅拿一些「神奇」的「个案」来说事,则往往是骗局。

     「公开性」则是「重复性」的必然要求。如果某疗法的具体操作流程、某药物的具体成份不公开,如何能做到重复性?没有重复性,如何保证不是骗局?

     所以,「独家秘方」是不存在的。要做到公开性,就要在权威学术期刊上有相关成果发表。

     要查询这个,对普通患者来说有点门槛,不过可以试一试,需要懂一点英文。Pubmed(网址是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是最常用的医学数据库,可以把某「专家」的名字拼音输入检索,看看他有没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丁若水

     配图来源:shutterstock.com

     由于微信篇幅限制,本文略去了原文的参考文献链接。需要参阅的朋友,可以立即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这篇文章的网页版。当然,点击后你也可以「按图索骥」,阅读更多科普文章。

     丁香

     医生

     「信丁香医生,远离老军医」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