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救人前,请先熟读这些内容
2015/8/13 丁香医生

     昨夜发生的爆炸,距今已经 12 个小时,前线不断传来伤亡报道。因烧伤、外伤所致的用血需求激增。

     今天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天津各大采血点已按时开放,市民排队献血。

     截止凌晨 3 时,前往到天津市血液中心登记献血的市民已经超过百人,同时,该市血液中心称已经做好了应对急救用血的准备,街头献血车已陆续出发,呼吁市民就近到献血车献血。

     为受伤的朋友献血,应该注意什么?

     哪些人可以献血?

     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中规定献血者必须做下列体格检查:

     核对年龄:适合献血的年龄是 18~55 周岁。

     体重:男性不低于 50 公斤,女性不低于 45 公斤。

     血压:收缩压 90~150 mmHg;舒张压 60~90 mmHg,脉压差大于 30 mmHg。

     脉搏:每分钟 60~100 次,高度耐力的运动员每分钟 50~l00 次。

     体温正常。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以上。

     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四肢无严重残疾,关节无红肿及功能障碍。

     胸部:心肺正常。

     腹部:正常,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献血前应做哪些准备?

     不紧张,不服药,不饮酒,多睡眠,少摄入脂肪。

     献血后如何保护针眼?

     献血后应用消毒棉球盖好穿刺孔,以胶布固定,并用 3 个手指顺静脉走向压迫针眼 5 分钟。

     检查穿刺孔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如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压迫局部。

     为保护好穿刺孔不受感染,至少在 4 小时内不要取去穿刺孔上的敷料。

     针眼处 1~2 天内不沾水。

     伤者怎样配合医生?

     输血前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输哪种成分血或血制品和输血的量。

     伤者应该如实告诉医生自己的病史,如以前是否输过血,有什么反应,自己是什么血型,Rh 阴性还是阳性。

     有生育史的妇女,如孩子在出生一周内发生严重黄疸、贫血(可能因母胎免疫,母亲体内产生针对孩子红细胞的血型抗体,可使婴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母亲在输血前还要做 ABO 血型以外抗体的检查,以确保母亲输血时的安全。

     提倡输成分血或血制品,科学合理和安全有效地输血。

    

     亲属间输血安全吗?

     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

     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

     移植物抗宿主病在输血或者骨髓(或造血干细胞)时容易发生,是一种外来的、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对受血者的器官、系统产生免疫攻击,可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多个器官系统如皮肤、胃肠、肝脏、肾脏都可以受到侵袭,死亡率较高。预防这个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输血尽量不输新鲜血

     新鲜血各种成分抗原性强,容易引起输血反应。

     有大量存活淋巴细胞,这些活的淋巴细胞会增加受血者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险。

     有一些传染病,比如梅毒,梅毒螺旋体在体外 4℃ 可生存 3 天,因而 3 天内的血液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超过 3 天的血反而安全。

     如输血目的是补充血小板、粒细胞,12 小时以内的血才算新鲜,但所含血小板、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量效果。

     因而,输新鲜血弊大利小,不主张输用。

     输成分血有什么好处?

     对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在这次事件中,烧伤患者最多,他们一般需要输血浆。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长期的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可以保存 1 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可以在特殊技术下保存 3~5 天随时可用。

     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血液来自健康人的无私贡献,是宝贵的资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派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如某市每年献血 35 万单位,而制成成分血即有 70~100 万单位。

     减少输血传染病。由于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细胞、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制品中,大多数输血患者并不需要这些成分。

     责任编辑:猫羯座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丁香医生 App ,更多应急信息,任何时间都能查到。

     丁香医生

     身体上的问题 来问丁香医生

     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 doctor@dxy.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