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难过的父亲,两个悲伤的故事??
2016/3/21 丁香医生

     第一个爸爸

     先说第一个爸爸。

     孩子出生后,表面看来是正常的,一家人都很高兴。

     但不久,孩子出现尿液潴留、腹胀等症状,并且不会吸奶和咳嗽,很快就因为重症肺炎上了呼吸机。

     把一根粗细合适的管子通过喉咙插到气管里,借助机器的帮助进行吸气、呼气,这就是上呼吸机。

     对于那些没有办法自己呼吸的孩子,呼吸机是惟一的维持孩子生命的办法,等到疾病恢复、孩子有能力自己呼吸时,才可以脱离呼吸机;而有的病则永远等不到撤机的那一天。

     医生给孩子做了基因检测。

     两周后,结果出来了,确诊为「严重异常」,无法医治。爸爸把孩子抱回家。孩子在出生后第 25 天死亡。死亡前的状况,我无从知晓,只能大概想像。

     爸爸再次把孩子抱来急诊室,目的是开具死亡证明。孩子衣着整齐,皮肤苍白冰凉,还有种沐浴后的淡淡的香味,每个爸爸妈妈都喜欢的味道。

     爸爸应该是在孩子死后,用心清洗了孩子的每一寸皮肤,穿上了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

     在把宝宝送走之前,他说要拍张照片发朋友圈。

     他很用心拍了孩子的照片,然后发了朋友圈。

     我理解,在这个信息时代,这是向亲友通告的一种方式;对于男人来说,可以避免当面流泪。

     他很平静,但看得出,他在强忍自己的悲痛。

     这位爸爸告诉我说,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一切未来的准备。从知道有了宝宝后,他们为孩子购买了保险,每个月定期预存了教育和创业基金,准备在孩子 18 周岁或者大学毕业后,一次性给他。

     没想到结果是这样。

     我将填写好死亡证明书交给他,说:

     对宝宝来说,这样的结果未尝不是好事。生命虽短,但父母亲那么爱他。早早离去,也就远离了许多痛苦。

     他说:

     我看了检测结果,医生告诉我的时间与报告上的时间有三天的延迟。为什么不一出报告就告诉我?如果早点告诉我,孩子就能少受三天的苦了。

     我说:

     基因检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结果异常,医生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复核,只有确认无误后,才能够告诉你。

     他说,明白了,然后很平静地离开了。

     他很爱这孩子,但是没有办法,这个结果没有办法接受,也得接受。

     我没看他给孩子拍的最后的照片。在此之前,他可能拍过很多妈妈和孩子的照片吧?

     但孩子的照片,这应该是最后一张了。

    

     第二个爸爸

     第二个爸爸的经济条件差一些。

     他的孩子也经历了上一个孩子第一次抱离医院前的一切。

     这个孩子频繁呼吸暂停,离了氧气就有危险,同时还有腭裂,不能自己喝奶。

     住院时我们给孩子鼻饲,也就是从孩子的鼻孔插入一根软管到胃部,通过软管灌奶,保持孩子基本的营养需求。

     不同的是,这个孩子住得远,还没回到家就快不行了。于是爸爸半路就折返回来。

     我一边抢救,一边询问孩子的病情。他掏出之前的住院小结,我看到染色体病以及其后长长一列近十个诊断。从专业角度来说,积极救治对孩子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只是平添痛苦。

     如果救治,我要给他上呼吸机、打针、插胃管、导尿等等,但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

     我如实与爸爸沟通,希望看到家长做出放弃的选择。

     在爸爸痛苦纠结期间,我给孩子吸上氧,因为测出低血糖而滴上了吊瓶。孩子慢慢缓过来一点,面色由青紫变得有一丝红润,呼吸也不再那么费劲了。

     尽管如此,从医生的专业角度看,抢救确实只是稍微延长一下生命而已。

     我问爸爸,你要想清楚,到底救不救?救,还要做很多事,要花很多钱。但孩子先天不足,即使尽全力救他,很可能不久也仍会死亡。

     爸爸说,之前住院已经花了好几万了,现在身上只剩下八千块,但四处筹借的还有七八万,明天一早就能到。

     我又请来了相关科室的同事,同事再次作了相同的分析,告诉了相同的结论。

     爸爸说,怎样都是一条生命呀,我怎么忍得下心。

     我说:

     我完全理解你。碰到这种情况,有些人的做法是把孩子交给亲友带一阵子,孩子没了,再去抱回来。

     他沉默了好久好久。

     最后,孩子爸爸妈妈决定放弃治疗。

     这是孩子出生后的第 35 天。

     爸爸说,孩子自己喝不了奶,我不能让他饿着肚子回去。

     我们尊重爸爸的决定,给孩子插好胃管,给孩子鼻饲了一次奶。

     输液还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滴。

     孩子呼吸平静,面色红润,像是完全正常一样。

     这一刻很凝重,也很安静。仿佛其他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听到爸爸的呼吸和滴液的声音。

     这一刻我知道,孩子的爸爸多么希望,这小小的一袋液体,永远都别滴完。

     因为我也这样想。

     责任编辑:丁若水

     丁香园独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3 月 21 日,是世界唐氏综合征日。

     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又被称为「糖宝宝」。这群孩子表现为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落后、特殊面容,甚至还会伴有某些严重的先天畸形。

     唐氏综合征发病率,会随着孕妇年龄增加而迅速上升,但其实,这样的悲剧, 是可以通过特定的产前检查来避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