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透露的四个健康信号
2016/8/12 丁香医生
二、经血的形态
经血的颜色、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的激素水平状况。
激素水平在一个完整的月经周期内是不断变化的,经血的颜色、粘稠度等也随之受到影响。
如果经血呈鲜红或暗红色,在经期最后几天略微偏红棕色,一般来说是正常的,没有什么问题。
1. 凝结的血块
许多女性都观察到过经血有时会比较粘稠或伴有血块,颜色可能是鲜红色,也可能是暗红、偏黑。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月经量最多的那几天。在月经期,身体会释放抗凝血物质,以便经血顺利排出。而经量较大时,抗凝血物质没有足够的时间「工作」,就可能出现血块,感觉颜色较深。一般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不是什么「气滞血淤」,也不需要额外调理。
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过长、经量过多,则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应该尽快去妇科检查。
在子宫内膜增殖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以使子宫内膜增厚。但如果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就可能过度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息肉。一些妇科炎症也可能导致这个问题。子宫内膜息肉多发于 35 岁以上女性,高峰年龄为 50 岁。
2. 稀薄的淡红色
若经血稀少、颜色较淡,可能是体内过雌激素水平过低的表现。
雌激素水平过低,可能导致阴道干燥、性欲降低、脱发、疲劳,同时还可能表现为经期过短、推迟。
三、经血的量
正常的月经量约为 20~60 mL,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有健康问题。
如果一个月经周期中出血少于 20 mL,就是月经过少。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女性并没有处在围绝经期,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压力较大等导致了内分泌调节紊乱,但也有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如果一个月经周期中出血超过 80 mL,就是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可能是子宫的病变、内分泌调节紊乱,甚至也可能是全身血液系统疾病。除了这些疾病本身的危害,长期失血过多还会引起贫血。
四、月经的频率
月经周期是指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21~35 天都是正常的,一次可能持续 2~8 天。
青春期的少女月经周期可能更长,月经的频率也不是那么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月经会变得越来越有规律,月经周期也会变短。
但如果月经周期和持续时间过长或过短,就可能是有其他问题。
体重急剧变化、压力过大、大量饮酒以及某些药物都可能导致月经不规律。偶尔一次两次一般没什么问题,但如果长期如此,最好还是去妇科咨询。
总结
还有一些别的问题,比如阴道不规则出血。这种情况虽然不是月经,但确实可能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应该尽快去医院检查是否有其他疾病。
学会观察、记录自己的月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去医院,才能更好地针对性处理。
月经不规律、有血块?
痛经应该怎么办?
月经过多,月经过少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