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多高要吃药、什么时候能停药?医生这么说
2016/9/8 丁香医生

    

     一个人得了高血压,需不需要吃药,吃什么药,一般是由医生来判断的。跟高血压的危险等级有关系,不仅仅要看血压值。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血压不同,危险程度不同

     根据血压值,我们把血压分成 3 级:

     轻度(1 级高血压)收缩压 140~159 mmHg 或者舒张压 90~99 mmHg;

     中度(2 级高血压)收缩压 160~179 mmHg 或者舒张压 100~110 mmHg;

     重度(3 级高血压)收缩压超过 180 mmHg 或者舒张压超过 110 mmHg。

     如果您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位于不同的等级内,要以较高的等级为标准。

     例如一个患者的血压是 145/103 mmHg,收缩压在 1 级,但是舒张压位于 2 级,这样的患者属于 2 级高血压。

     多种因素决定危险程度

     判断高血压是否危险,除了要看血压之外,还要看是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危险因素:年龄 > 55 岁(男)或者 > 65 岁(女)、吸烟、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缺少体力活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异常等;

     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视网病变、糖尿病。

     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高血压的时候,并不是只测量血压,同时还要检查有没有危险因素、器官损害、疾病等,结合患者的血压值综合判断危险程度。

     吃不吃药,和危险程度相关

     一般来说,只要出现器官损害或者高血压相关的疾病,就是高危,表示这个患者发生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很大,需要降压治疗。

     对于高血压分级是 1 级,没有上面说的危险因素、器官损害,也没有相关疾病,或者只有 1~2 个危险因素的,可以先不用药物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但生活方式调整没有效果时,还是需要药物治疗。

     再次提醒大家:上面列出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人血压的危险程度,是由医生来判断的,要不要吃药,也是由医生来决定。

     大家千万不要自行对号入座、自诊自治,以免耽误治疗。

     血压、各种危险因素的不同,也决定了降压药的选择不同。

     →点击这里,了解常用的降压药。

     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来回答,要看血压的水平,还有血压达标的时间。

     如果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是 140 / 90 mmHg 以下)达半年以上,而且能继续坚持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试着减少降压药的剂量。

     如果血压没有达标,或者时高时低,一定要继续坚持吃药。

     降压是场持久战

     血压的控制是一场持久战,为了健康,下面几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1. 不要吃吃停停

     想停药绝对不能心急,越断断续续的吃药,血压控制会越难,停药或者减量就遥遥无期。

     而且,用药不规律带来的血压波动,还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不要过度运动

     很多患者觉得自己吃了药,血压还是控制不好,一定是运动还不够。加强运动量,有些还开始节食、不吃肉,以期这样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但过度了就不好。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中,遗传也占了一部分。对于有些人,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就是控制不了血压,需要药物帮助。

     过度的「健康」往往坚持不久,不能过分「委屈」自己,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长期坚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用药物来调整血压。

     3. 不要迷信自然疗法

     有不少机构、商家会宣传各种替代疗法,比如通过各种途径调理身体,达到一种所谓「平衡」,不吃药就「根治」高血压。

     的确一些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如果饮食、运动没有效果,或者血压中、重度升高,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方法,还是用药控制血压。

     降压药并不会让人上瘾,相对于副作用来说,它们保护心脏、肾脏的益处更加明显。

     药物是用来帮助您的,不是用来「治」您的,合理用药,绝对是利大于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医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