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祝福』弗锐达祝大家中秋快乐!
2016/9/14 弗锐达医械资讯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此时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为“团圆节”。

     1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载于《周礼》,《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而关于其起源则有几种不同说法:一说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有关,或是与农业生产有关;亦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应起源于隋末唐军在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发明月饼,作为军饷发放军中,从而解决军粮问题。

     2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祭月赏月】

    

     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秋暮夕月”,即拜祭月神,时至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等祭品,全家人在月下依次拜祭月亮,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有多少人切多少份,连大小都要一样。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至宋代,赏月之风更盛,并有“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之景,而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全国各地至今遗存相当多的“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该时期,中国多地则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时至今日,中秋赏月之风也没有绝迹。

     【吃月饼】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此后也日益演变为中秋送礼的首选。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

     3中秋节传说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4中秋季诗词赏析

     一、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二、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三、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四、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五、最清冷的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六、最感伤的中秋诗词——《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七、最著名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最具科学幻想的中秋诗词——《木兰花慢》(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九、最壮阔的中秋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十、最伤心的中秋诗词——《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弗锐达全体员工

     在此祝大家节日快乐!^^

    

     QQ:220 646 0483

     服务热线:400 609 1580

     邮箱:freda@fredamd.com

     注册与临床交流群:377876554

     ◆◆ ◆

     临床试验丨体外诊断试剂丨豁免临床丨注册收费丨飞行检查丨创新器械审批丨强制性标准丨质量管理体系丨ISO13485丨不良事件丨UDI丨体系自查报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弗锐达医械资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