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你准备好养生了吗?
2016/9/7 养生保健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
——白露谚语
白露(white dews)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五节气,也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一般在9月7日-9日之间。
白露节气的起居应因时调整,此时气候开始转凉,夜间及早晚的气温低,正午时的天气仍很热,是秋天日温差最大的时候。
古人云:“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提醒人们在白露时节天气转凉,不要再把身体裸露在外,在一早一晚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白露的由来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
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
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三候

一候 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二候 玄鸟归
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 群鸟养羞
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此为群鸟把食物藏起来以备过冬。
白露习俗

品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酿白露米酒
每年白露节一到,江浙一带家家酿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因为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
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白露养生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
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处暑还是很热,每天要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裸身体了,以免着凉。
我们对您最重要的提醒莫过于——记得早晚加件衣。
白露时支气管哮喘病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许多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
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

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经常唱歌也会对此疾病有所控制及预防,因为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
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
另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脚甚至洗擦全身,对此病也有极好的预防作用。
其次是排除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往往与致敏原有密切关系,发作过后,应细心寻找和分析诱发因素,尽可能加以避免。
诱发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过敏物质,如花粉、粉尘、皮毛、牛奶、鸡蛋、鱼、虾、螃蟹、油漆、药物等。
每个病人有不同的致敏原,有的是一两种,有的多达几十种;
另一个是身体和精神状态,如情绪不好、过度劳累、怀孕、月经前期等。
甚至看到曾经引起哮喘的物质,就能引起精神刺激,反射性地发生哮喘。
还有酒和过咸食物的刺激,可以加强支气管的反应,加重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诱发哮喘,所以饮食上也要有所注意。
白露养生食谱

(一)阿胶糯米粥
1、制作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150克红糖适量。
2、制作方法:先将阿胶研碎备用。将糯米加水煮粥,粥将熟时放入研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再煮开后加入红糖,即可。
3、适宜人群:适用于眩晕、心悸、面色萎黄阴虚火旺之心烦剡眠、咯血、吐血、衄血、肺燥咳嗽、尿血、便血、崩漏者。
4、禁忌:阿胶性质黏腻,不易消化,脾胃虚弱、胃脘不适者少食。
5、中医原理:本粥用糯米,取其温中补脾胃之功,抵消阿胶性质黏腻不消化的副作用。
同时助阿胶以补养阴血亏损,还能加强阿胶补肺之功。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

(二)珠玉二宝粥
1、制作原料: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约60克,柿饼30克。
2、制作方法:先把薏苡仁煮至烂熟,尔后将山药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同煮成糊粥。
3、效用说明:补肺、健脾、养胃。适宜于阴虚内热、痨嗽干咳、大便泄泻、食欲减退等肺气虚的病症。
4、中医原理:生山药、薏米均为清补脾、肺之品,单用山药过于黏腻,又易助湿,单用薏米又过于清利。
只有二者合用,才可相辅相成,久服无弊。柿饼可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是秋季常食之佳品。

(三)参麦甲鱼
1、制作原料:甲鱼1只重约500~1000克,瘦火腿100克,生板油25克,葱节20克,生姜片10克,食盐6克,鸡汤500克,绍兴酒150克,浮小麦20克,茯苓10克,人参5克,鸡蛋1只,味精适量。
2、制作方法:将锅置于火上,放入清水和甲鱼,烧沸后,用文火煮约半小时捞出,放在温水内。
剔去背壳和腹甲以及四肢的粗骨,洗净切成约3厘米的块,摆入碗内。
火腿切片,板油切成丁,盖在甲鱼上面,将所用调料一半兑入适量清汤,注入碗中。
把浮小麦、茯苓用纱布包好投入汤中,人参打成细粉撒在面上,湿棉纸封口,上笼蒸至烂。
甲鱼出笼后,拣去葱、姜,滗出原汤,把甲鱼扣入碗中。原汤倒在手勺里,用剩下的一半调料及味精调味。
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打1只鸡蛋在汤内,略煮后浇在甲鱼上面,即成。
3、适宜人群:适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神疲短气等虚弱者。秋季食用,可防止和治疗燥邪伤阴。
4、效用说明:具有滋阴、益气、补虚作用。

(四)白果鸡丁
1、制作原料:白果(银杏)1000克,无骨嫩鸡肉250克,蛋清2个,高汤、白砂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食盐、油、葱各适量。
2、制作方法:白果去壳,在油锅内煸炒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待用。
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油:量要多些)
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继续翻炒,至熟后连油一同倒入漏勺内沥油。
然后在锅内倒入少量油,将葱段煸炒,随即烹入芡,出锅前淋入香油,搅拌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3、适宜人群:适用于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带下者。
4、效果说明:有补气养血、平喘止带作用。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2016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
——白露谚语
白露(white dews)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五节气,也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一般在9月7日-9日之间。
白露节气的起居应因时调整,此时气候开始转凉,夜间及早晚的气温低,正午时的天气仍很热,是秋天日温差最大的时候。
古人云:“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提醒人们在白露时节天气转凉,不要再把身体裸露在外,在一早一晚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白露的由来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
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
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三候

一候 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二候 玄鸟归
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 群鸟养羞
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此为群鸟把食物藏起来以备过冬。
白露习俗

品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酿白露米酒
每年白露节一到,江浙一带家家酿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因为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
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白露养生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
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处暑还是很热,每天要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裸身体了,以免着凉。
我们对您最重要的提醒莫过于——记得早晚加件衣。
白露时支气管哮喘病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许多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
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

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经常唱歌也会对此疾病有所控制及预防,因为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
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
另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脚甚至洗擦全身,对此病也有极好的预防作用。
其次是排除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往往与致敏原有密切关系,发作过后,应细心寻找和分析诱发因素,尽可能加以避免。
诱发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过敏物质,如花粉、粉尘、皮毛、牛奶、鸡蛋、鱼、虾、螃蟹、油漆、药物等。
每个病人有不同的致敏原,有的是一两种,有的多达几十种;
另一个是身体和精神状态,如情绪不好、过度劳累、怀孕、月经前期等。
甚至看到曾经引起哮喘的物质,就能引起精神刺激,反射性地发生哮喘。
还有酒和过咸食物的刺激,可以加强支气管的反应,加重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诱发哮喘,所以饮食上也要有所注意。
白露养生食谱

(一)阿胶糯米粥
1、制作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150克红糖适量。
2、制作方法:先将阿胶研碎备用。将糯米加水煮粥,粥将熟时放入研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再煮开后加入红糖,即可。
3、适宜人群:适用于眩晕、心悸、面色萎黄阴虚火旺之心烦剡眠、咯血、吐血、衄血、肺燥咳嗽、尿血、便血、崩漏者。
4、禁忌:阿胶性质黏腻,不易消化,脾胃虚弱、胃脘不适者少食。
5、中医原理:本粥用糯米,取其温中补脾胃之功,抵消阿胶性质黏腻不消化的副作用。
同时助阿胶以补养阴血亏损,还能加强阿胶补肺之功。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

(二)珠玉二宝粥
1、制作原料: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约60克,柿饼30克。
2、制作方法:先把薏苡仁煮至烂熟,尔后将山药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同煮成糊粥。
3、效用说明:补肺、健脾、养胃。适宜于阴虚内热、痨嗽干咳、大便泄泻、食欲减退等肺气虚的病症。
4、中医原理:生山药、薏米均为清补脾、肺之品,单用山药过于黏腻,又易助湿,单用薏米又过于清利。
只有二者合用,才可相辅相成,久服无弊。柿饼可润肺生津、止咳化痰,是秋季常食之佳品。

(三)参麦甲鱼
1、制作原料:甲鱼1只重约500~1000克,瘦火腿100克,生板油25克,葱节20克,生姜片10克,食盐6克,鸡汤500克,绍兴酒150克,浮小麦20克,茯苓10克,人参5克,鸡蛋1只,味精适量。
2、制作方法:将锅置于火上,放入清水和甲鱼,烧沸后,用文火煮约半小时捞出,放在温水内。
剔去背壳和腹甲以及四肢的粗骨,洗净切成约3厘米的块,摆入碗内。
火腿切片,板油切成丁,盖在甲鱼上面,将所用调料一半兑入适量清汤,注入碗中。
把浮小麦、茯苓用纱布包好投入汤中,人参打成细粉撒在面上,湿棉纸封口,上笼蒸至烂。
甲鱼出笼后,拣去葱、姜,滗出原汤,把甲鱼扣入碗中。原汤倒在手勺里,用剩下的一半调料及味精调味。
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打1只鸡蛋在汤内,略煮后浇在甲鱼上面,即成。
3、适宜人群:适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神疲短气等虚弱者。秋季食用,可防止和治疗燥邪伤阴。
4、效用说明:具有滋阴、益气、补虚作用。

(四)白果鸡丁
1、制作原料:白果(银杏)1000克,无骨嫩鸡肉250克,蛋清2个,高汤、白砂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食盐、油、葱各适量。
2、制作方法:白果去壳,在油锅内煸炒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待用。
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油:量要多些)
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继续翻炒,至熟后连油一同倒入漏勺内沥油。
然后在锅内倒入少量油,将葱段煸炒,随即烹入芡,出锅前淋入香油,搅拌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3、适宜人群:适用于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带下者。
4、效果说明:有补气养血、平喘止带作用。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2016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养生保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