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观于忍;福,观于量
2016/8/8 梵心佛语录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蓝色字体“梵心佛语录”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忍”字意味深长,它的内容也很全面。要忍什么呢?比如说,利益现前的时候,你能够忍住不去贪,见利思义,如果不符合道义,你能够忍住不去获取,这就是有德行的表现。

    

     当看到美色现前,你能忍住不去贪爱,不去放纵自己的行为,这也是有德行的表现。有人毁谤你,对你不理解,批评你,怨恨你,你能忍住不去和他分辩,不去打击报复他,不和他一样去搞对立,这也是有德行的表现。

    

     所以古人说“一切法得成于忍”,就看你在难忍处能不能忍。贫穷时,你能够忍住贫寒的生活,奋发图强,然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天下。到事事如意时,处处受人恭维时,你能忍住不起欢喜心,不去贪恋。这也是一个人德行的表现。

    

     所以顺境淘汰人和逆境淘汰人,都非常的严厉。并不是说你事事如意时,就没什么可提升的了。顺境可以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放纵自己的情欲,寻欢作乐,享受人生。如果你能够面对这些享乐,不去贪恋,这也是有德行的表现。

     所以孔老夫子的弟子颜回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除自己的欲望、私利,最后返回到礼的规范,依礼去做,这才是有德行,这才是仁心的表现。因此,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在难忍时能不能忍。

    

     “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气,以后有没有发展,就看他是不是心量很大、心胸宽广,中国人说“量大福大”

     总之,我们古人有很多观察人的方法,观察一个人的德行,最重要的是综合去考虑

    

     《晏子》上讲,齐景公向晏子请教求贤之道,晏子说:“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

     这个人通达时、得志时,看看他举荐的是什么人,是贤德之人,还是结党营私的人,还是自己的亲属。穷困潦倒时,就看看他不去做的事,人穷志不短。虽然一个人很穷困,但是不符合道义的事也不应该去获取。

    

     “富则视其所分”,他富裕时,就看他是不是会与人分享,惠施财富。孔老夫子也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华,但他又骄傲,又吝啬,那其余的方面都不值一提。一个人富裕了,不仅不吝啬,而且还能惠施财富,这个人才有可取之处。

     “贫则视其所不取”,这个人很贫困,但是他不苟取,也要看这个是不是符合道义

     梵心佛语录

     微信号:foyulu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带你走进心灵自由的乐园,享受人生智慧的大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梵心佛语录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