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大全《基础医学 护理学 内外妇儿》 --考试专用2
2014/10/28 护士学习笔记

    

     护士笔记微信/网站:HuShiBiJi.CoM学习,复习,考试。

     80.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81.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82.贫血: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临场表现为面部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83原发性高血压:一种常见的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的临床症候群,以BP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84.高血压危象:发生在高血压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现象,它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结果。

     8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为~。

     脉搏短绌: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见于心房纤维颤动。

     86.呼吸困难: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87.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88.潮式呼吸:即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节律的改变。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之后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在开始如上的周期呼吸。

     89.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

     90.肺水肿:过量的液体积聚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

     91.鼻词法: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经管灌注流质食物和水及药物的方法。

     92.尿路刺激征:各种理化因素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称为~。

     93.导尿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94.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大道确诊和诊疗目的的方法。

     95.保留灌肠: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96.洗胃法:是将胃管插入患者胃内,反复注入和吸出一定量的溶液,以冲洗并排出胃内容物,减轻或避免吸收中毒的胃灌洗方法

     97.意识障碍:指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精神状态。

     98.昏迷: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是大脑皮质与中脑的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病理状态。

     99.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100.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以内,一般只执行一次,应在短时间内执行。

     101.长期备用医嘱:医生直接写在长期医嘱单上,需要时护士每次执行后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102.临时备用医嘱:医生直接写在临时医嘱单上,12小时内有效。过期未执行自动失效,由护士红笔注明未用

     103.终末消毒:对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用物及医疗器械进行的消毒。

     104.交替脉: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而节律正常,是由心室收缩不匀所致,是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

     105.奇脉: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是由于心包腔内压力升高使心脏舒张充盈受限所致,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106.肺水肿:过量的液体积聚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常见于急性左心衰

     107.肺源性呼吸困难: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吗,并伴有呼吸频率 深度与节律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端坐呼吸。

     10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歇的心脏病。

     109.支气管扩张: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为特征。

     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110.心源性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疾病发生在左心功能不全时,病人自觉呼吸时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状态。

     111.心源性水肿: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淤血等原因,使组织间隙积聚过多液体所致。

     112.心脏骤停: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113.心力衰竭:指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114.心律失常: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起源或冲动传导的异常导致心脏的节律和频率的改变,称为~。

     115.心房颤动:心房内产生极快的冲动,心房内心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心房丧失有效的收缩。

     116.心绞痛:在灌装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短暂急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117.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118.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119.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在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口周围。由于溃疡的形成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

     120.肝硬化:由各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造成严重的肝脏血液循环障碍和肝细胞的功能丧失,肝脏逐渐变硬变形而发展为肝硬化。

     121.原发性肝癌: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所发生的癌肿。

     122.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主要临床表现。

     123.肺性脑病: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支气管为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

     124.肾积水:是由于尿路阻塞而引起的肾盂肾盏扩大伴有肾组织萎缩。

     125.慢性肾功能衰竭: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实质损害进行性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基本功能而出现的代谢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26.血尿:将尿液离心沉淀后,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2个以上的红细胞或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50万个时

     127.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存在于骨髓,肝,脾等组织中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产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2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是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胰岛素的严重不足激发的酸中毒。

     129.Vit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体内VitD不足引起的钙,磷比例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最终发生骨骼畸形。

     130.法洛四联症:一种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

     131.药物血浆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32.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133.新生儿期:指胎儿从子宫娩出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满28天。

     134.围产期:指怀孕28周至产后一周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

     135.流产:妊娠于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少于1000克,称为流产。

     136.早产儿:胎龄到达28周,未满37周,体重在1kg-2.5kg以下的活产婴儿。

     137.菌血症: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迅速被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引起或引起轻微而短暂的全身反应。

     138.败血症:病毒进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139.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繁殖后,细菌不入血,而是外毒素进入血流,使机体致病称为毒血症。

     140.肿瘤:指机体细胞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141.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摄碘不足,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使垂体前叶分泌大量的促甲状腺素,促使甲状腺呈代偿性肿大。

     142.预防接种: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预防接种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143.等渗性脱水:水和钠成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于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脱水或混合性脱水。

     144.脓肿:组织发生液化性坏死,液化形成的局限性脓液聚集,四周有完整的纤维性脓腔壁。

     145.麻痹性肠梗阻:肠管因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而出现蠕动抑制,致肠内容物不能有效的运行而形成的梗阻现象,称为麻痹性肠梗阻。

     146.反常呼吸:在吸气时胸壁软化内陷,呼气时软化胸壁凸出。

     147.腹外疝: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缺损或薄弱处,向体表凸出形成包块的总称。

     148.连枷胸: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149.胸腹联合伤:闭合性或开放性胸部、腹部损伤,无论膈肌是否穿破,都可能同时伤及脏器,这类多发性损伤,称为~.

     150.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晚期并发症。颅内压不断增高,其自动调节机制失代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向压力低的地方移位,通过正常生理孔道而疝出,压迫脑干和相邻的重要血管和神经,出现特有的临床表现并危及生命。

     1、口服给药法:是最常用、最方便、又比较安全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

     2、临终关怀: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一种全面的支持和照料。

     3、留置导尿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4、给药:即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其目的包括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疾病、协助诊断以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5、膀胱冲洗:是利用三通的导尿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再借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

     6、注射给药法:是指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7、皮内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8、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9、肌内注射:是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1、雾化吸入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2、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3、自体输血:是指术前采集患者体内血液或术中收集自体失血,经过洗涤、加工,在术后或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的方法。

     4、濒死期:又称临终期。是临床死亡前主要生命器官功能极度衰弱,逐渐趋向停止的时期。

     5、临床死亡期:是临床上判断死亡的标准,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层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护士笔记

    

    

    总结学习资料 |输出原创内容共享护士心情 |更新临床知识


     我们致力于打造最全的护理知识百科全书

     ▲微信输入关键字获取知识,例如:三查十对

     登www.hushibiji.com,下载APP,加入护士圈

     ▲打赏小编:只要随手戳一下下面的广告,不花钱^_^

     ↓点原文,参与文章讨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