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要不要做手术?
2015/1/18 护士学习笔记

感觉有必要为“癌”做一个专题了,解决各种问题,什么是癌?要不要做手术?要不要化疗?怎么检查?能不能康复?......
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医院的我们,还有没在医院的一些朋友,都很有帮助。
小编专门联系到原作者:madai26,感谢授权护士笔记转载,原标题为《病人家属战癌记》。

本文作者:madai26 授权“护士学习笔记”转载
曾经以为,Cancer 这个词离我很远很远,却发现我错了很久很久,自从老妈被确诊后,才发现是我的不善观察导致了我的后知后觉,老家的很多人,都是因此而没了生命。以为只是小众会得,但是现在惶恐的发现,远比想象的更多,各种非肿瘤科室住了不少肿瘤病人,原因在于不想让病人本身知道病情或者肿瘤科根本就人满为患,没有床位。记得一个医院的朋友跟我说过:肿瘤医院回绝的病人转到省人民或者鼓楼,这些医院回绝的就转到省中或者市中之类的。一方面,说明肿瘤病人多,一方面,也说明了肿瘤病人的价值层次。一旦沾上了“癌”这个词,就准备着花大钞票。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癌”?
1、什么是“癌”
抛开所有科学和不科学的理论,本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诌一个:也就是人体这个组织机构中,因为种种的不和谐和不满意,出了变了心的土著——造反派,造反派和土著构成一样,所不同的就是扩张的野心和膨胀的分裂欲望。造反派经过一段时间的卧薪尝胆,练就了一身本领,比原有的居民更强壮更有活力,而且它们弱小的时候经常被土著围剿,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围剿与反围剿,造反派的生存能力更强,更会东躲西藏,并且一直打游击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星星之火也正在燎原,于是,造反派想另立山头,它们不断的攻占城池,在抢夺各种物资过程中,逐步建造了自己的小城堡(病灶),修了公路(血管),有了不断的供给,造反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多,一个山头待不下了,于是就另立山头,一个又一个,但是所有的侵略都会有流血和牺牲,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造反派抢走了土著民的物资,结局就是土著越来越虚弱,造反派越来越强大,最后,都是造反派天下了,整个家园也都沦陷了。
2、为何发现的时候大多是中晚期?
这个同样可用造反理论来解释,当小规模的敌人时,组织直接扑灭,是表征不出外在的,如下几种情况:
一个人对组织不满,去请愿,去绝食,去扔炸弹,组织直接把你关押或者灭了,小打小闹完全不成气候;
一小撮人造反,直接被警察叔叔和兵哥哥灭了,地方也不会上报中央;
一堆人造反,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一开始能小打小闹,还建立个小政权,这时候秦朝知晓了,于是就用军队镇压了;
但是当到处都是陈胜、吴广那样的造反呢?那就类似于元末年间,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众乐乐下就把元朝给颠覆了。
上面的小故事只是告诉你,当造反派不成气候的时候,组织完全有能力去处理,也只有当造反势力强大到一定阶段,组织处理不了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但这个时候,已经是养虎为患,驱虎难了。要么把被破坏的失地全部铲除,土著和造反一个不留,但这又谈何容易,别的地方也潜伏呢;要么去谈和,和平共处,这也行不通。
3、手术 or 不手术?
作为肿瘤病人家属来说,怎么选择,都是纠结,没有最佳,只有最坏;
但所有的选择都没有回头路,而且抉择越快越好。
通常,手术或者不手术的选择权在病人家属,不在于病人,所以病人家属又要陪笑脸,又要把亲人的生命攥手里;抉择前,是那么的暗无天日……那咋办呢?首先肯定要咨询啊!咨询谁呢?于是就几十通电话,只要有一点点和医药沾边的人都被你骚扰了个遍,最后从一团乱麻中梳理出来要去的几家医院,找得几个专家,马上上网查人家何时上门诊,琢磨如何才能挂到号。于是你拿着各种报告和片子到了医院,经过揪心的漫长的等待之后,各种建议来了,外科医生说:“手术吧”,内科医生说:“不要手术”,肿瘤医生说:“化疗吧”,中医说:“喝点中药,保守治疗吧”,军队医院说:“伽马刀”……,你终于明白了人最怕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怕有很多种选择的含义。虽然专家给的方案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给病人判了生存期的刑,不管什么手段,就是这么多岁月,你看着办吧。所以咨询下来,还是没有头绪,还是继续了解吧,问度娘,用谷歌,看文献,各种关键词检索,在网上,你看到的是很多同样纠结的你,你是不是稍微放松一下了?第二天,第二天医生就要问你选择的结果了,你是不是很无助啊?一夜无眠,在时间压力下,只能选择一个你自以为还过得去的方案,一大早跌跌撞撞的去交钱了。
那到底要不要手术呢?虽然说选择困难,但是还有几点可以参考:
1)充分的咨询是选择的前提:咨询了总比没有咨询好,内科外科肿瘤科中医科放射科的意见最好都听听,总比胡乱决策好;切记所有的片子最好也要找不止一个医生来看,每个人的角度总是有那么点不同的,最关键的就是要看能否手术的指征,不然就有可能把肚子划开来,无所作为,又缝上去,折腾病人;
2)对通常认知的一点修改:能手术就手术,我的认知:未转移时能手术就手术,转移了尽量别手术,因为西医的手术原则就是坏什么切什么,转移的情况就是很多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地方都有,你都切掉完事么?有多少个地方可以切的起呢?
3)选择手术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病人身体、年龄条件,医院的抢救能力,主刀医生的技术能力,开刀的差异真的不是那么一点点,如果真要动大刀子,建议削尖了脑袋找个熟手(熟手的定义就是在这个领域,他最近几年一共做过多少手术,不要找名气特别大,N年没摸过手术刀的,你赌不起),这样自己安心,结果安心的比例也大些;
4)选择不手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如何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如何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如何选择姑息治疗方案?
总之,如果好多个医生都建议不要开刀,就别死活要切除病灶了,这个赌博你总是输家;还有,做好了决定就别后悔,一路往前,世上没有后悔药。
未完待续~~
本文来源“护士学习笔记”微信平台,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护士学习笔记”微信号。
护士笔记


总结学习资料 |输出原创内容共享护士心情 |更新临床知识
▲我们致力于打造最全的护理知识百科全书
▲微信输入关键字获取知识,例如:三查十对
▲登www.hushibiji.com,下载APP,加入护士圈
▲打赏小编:只要随手戳一下下面的广告,不花钱^_^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