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原创)万珂治疗后PICC置管肢体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
2016/1/26 护士学习笔记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点的恶性血液病。硼替佐米(商品名:万珂)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发现,万珂对初治及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均有良好疗效,但在欧美等国家,硼替佐米致带状疱疹发生率约为14%。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最近在我科发生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应用万珂静脉推注治疗3天后PICC敷贴覆盖处皮肤并发带状疱疹的病例,由于部位特殊易误诊为PICC置管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不妥当,有文献报导会导致PICC周围皮肤感染而被迫拔管,带状疱疹的严重程度也会推迟治疗的继续,而我科当班的责任护士经验丰富,观察仔细,及时发现,汇报医生,医生明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个性化换药,及时护理干预,使患者5天后带状疱疹消退,未发生PICC置管并发症,保留了PICC导管。

     总结了如下经验:

     一、早发现

     做好科内护士教育,在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要加强全身皮肤的观察,特别是眼部、头部、腋下、PICC、深静脉穿刺置管周围及会阴等隐私部位及早期不典型皮疹,易造成带状疱疹误诊漏诊耽误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明确诊断,及时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治疗,做好患者护理告知,在接受治疗时有发生带状疱疹的可能性,如发现皮肤异常及时汇报医生护士。

     二、 PICC个性化换药

     PICC局部皮肤严密观察,应用个性化换药,换药前室内空气经紫外线消毒1h,操作者按PICC正常更换流程操作,在覆盖新的敷贴前,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棉签沾取阿昔洛韦软膏涂在带状疱疹上,剪取无菌小纱布一块覆盖,最后以3M敷贴覆盖,每天更换,并观察带状疱疹范围、颜色、渗液、感觉。

     三、及早护理干预

     1、心理干预:患者一旦被告知有PICC拔除、延迟硼替佐米治疗风险时,心情担忧、焦虑,严重的会影响睡眠,因此,适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耐心聆听患者的感受,感同身受,主动关心安慰支持患者。(2)社会及家庭支持: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目的、注意事项,指导家属如何给予患者理解、支持、关怀、安慰、鼓励,让家属共同参与心理干预,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 、疼痛干预: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引起的疼痛较为剧烈,表现为病变部位的跳痛、烧灼痛、针刺痛、牵拉痛、刀割样痛等,严重的NRS评分:10分,因此,要早期给予疼痛干预,动态评估患者疼痛部位、NRS评分,根据疼痛评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分散其注意力,鼓励家属陪伴与支持。着装宽松,指导患者采取保护性体位,健侧卧位,避免带状疱疹侧肢体受压,可通过音乐、深呼吸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

     3 、加强基础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温度22-24℃,避免出汗刺激PICC局部皮肤,循环风机器环境消毒2次/天,减少探视,(2)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高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增加机体免疫力,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饮水2000-2500ml/天。

     4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有体温升高,及时汇报医生,每班评估患者有无新发皮疹,观察PICC局部皮肤颜色,有无新增皮疹,及时汇报医生,及时记录。观察万珂、阿昔洛韦的药物不良反应,关注血常规、肝肾功能。

     目前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时万珂使用越来越多,但有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发生在PICC敷贴覆盖处皮肤,被迫拔管风险很高,给患者带来痛苦,我们护士及早发现,医生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阻止了带状疱疹进展,缩短了病程,对PICC采取个性化换药,有效地控制了局部皮肤感染,避免被迫拔除导管,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点击下载护士专属APP,20万护士圈,等你哟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