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件让医生早下班,让病人看病更难,让挂号陪诊类APP全团灭?
2016/3/1 护士学习笔记

     今天看到卫纪委发的一份文件,措辞非常严厉,禁止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否则送司法机关处理。

     就在去年春节前一位女子大骂北京医院的黄牛,CCTV的跟进报道,这问题被推到热点上来。

     包括2016年底前北京市属医院全面施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市属医院内统筹调剂普通号、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模式、取消医生手工加号、落实“实名制”挂号等八项内容,并把医院是否有”号贩子“作为考核院长的绩效指标。

     挂号成稀缺资源了,这份文件,怎么看都是挂号变少了,并且坚决反对商业行为的挂号。

     应了标题,医生有限定的号,门诊医生可以按时下班,挂号资源少,病人挂号更难了,禁止商业行为,那么多的陪诊挂号类的APP,是不是要走向团灭?

     以前就跟业内一些人说过,做护士挂号陪诊,通过关系挂号,这会扰乱市场,就算医院不干涉,上面肯定也会来干涉。

     想不到,这文件那么快就下来了,而且那么坚决,据我了解,陪诊挂号类APP去年年底就有已经有很多小团队都在开发,有些已经死了,有些在死的路上,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继续陪诊挂号类的应用投入。

     我也是非常愿意看到有更多的护士类平台来开拓护士市场,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关注,需要更多的帮助。

     我们要的,不是下班去兼职做导医类的工作,更愿意做专业上的事情,不仅仅是打针药物管理,我们还有健康咨询、糖尿病护理,造瘘等等专业上的工作。

     可惜,我们的时间上不允许,大部分护士都被捆绑在医院,没有更多时间出来做这些工作,而且,模式也非常不成熟,还在摸索阶段。

     很多团队和公司,并不缺乏资金技术,他们缺的是护士资源,找不到适合的独立工作的护士。而小编也经常跟旁边的护士说,以后不想做护士了,可以考虑互联网医疗,这行业不仅新,还充满着遐想,不仅是专业的未来也是互联网医疗的未来。

     可惜,太遥远,没有多少人愿意接触这块,很多护士更愿意在医院工作,所以,护士笔记也非常缺人。

     挂号,是敲门砖,挂不上号,根本就没机会看病,这点小编深有体会。

     例如有一项检查,在县级医院做不了,我必须要上级医院去做,县医院到上级医院需要5个小时,并且,当天在医院旅馆旁边住下来,早上5点去排队等号(7点半上班),因为要挂某个每天只放20个专家号。

     早上5点到挂号处,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了,而且,都是老病号,一大早已经有人在现场,所以,要问一声,谁排在最后,然后,记住排在最后这个人。

     后面来人,也是如此,排在我身后的要记住我的样子,如此,不一会天亮了,挂号处就站满了人。七点整,我们很自觉按照先前每个记住的人,站成一条长龙。

     这是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挂到号,运气不好,人太多,就不可能挂上了。

     一方面,你得继续在这里住着,承担住宿费,伙食费,还要给自己的领导再请一天假。

     另一方面,如果专家人比较好,跟他说你是从远处过来,都会手写一个号照顾你一下。

     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也得好几天时间,各种车费,住宿费,也差不多和看病等价起来了。这就是各地医院发展不均衡。

     这份文件是将黄牛堵在医院外,同时,也将需要的患者堵在医院外,到底是疏好,还是堵好?

     让我们拭目以待,应该,很快就有答案。

     下面是相关文件,大家可以学习一下:

    

    

    

     相关阅读:

     高强吐槽医改 句句都在槽点上

     重要文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

     护理文件记录单书写规范及要求(2014新修订).doc

     护士是医院的主人?还是医院的保姆?

    

     护考万题库,请戳【阅读原文】

     ↓↓↓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