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粗心大意的经历---脂肪乳外渗正确的处理方式
2016/3/11 护士学习笔记

     凌晨4点多,照常巡视暖箱里的娃娃,测血糖,更换尿布湿等一系列工作,当换到6床时,突然看到娃娃输液的胳膊几乎全肿了,我立刻意识到,跑针了,我第一反应是迅速把针拔掉,当薄膜敷贴撕掉时我惊呆了,敷贴处的皮肤出现鲜红色,我一看,娃娃输的是营养液,里面有脂肪乳,这下我意识到时事态的严重性,因为脂肪乳不像其他液体外渗,消肿阻止吸收就行了,它会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更甚者会出现发黑坏死的情况,都怪自己没有着重注意6床,才导致液体外渗发现不及时,造成这样的后果。

     我马上用硫酸镁给娃娃湿热敷,一遍一遍的更换、敷上,一直到早上8点,娃娃的胳膊看起来才好了一点,更要命的事医生说娃娃的家人说今天要出院,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娃娃胳膊这个样子,肯定不能出院,让家属看到,不找事才怪!然后和医生商量了一下,只好以其他理由劝说娃娃家属暂缓出院,

     我下班时心里面还心真是七上八下的,祈祷娃娃的胳膊没什么事早点消肿。下午,我不放心,再次去医院看娃娃的情况,还好,同事在我走后一遍一遍给娃娃胳膊红肿处涂抹,我看到时情况已经好转许多,消肿的非常明显,红印处也下去了不少。我的心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次不良事件希望敲响自己和大家的警钟,一定要多巡视输营养液的娃娃,以防出现这样的后果!

     下面我总结了下脂肪乳外渗正确的处理方式:脂肪乳是临床常用静脉营养补充药,10%或20%的脂肪乳为高渗溶液,性状较黏稠,静脉滴注有一定阻力需要缓慢滴注,输注时间较长,一旦渗出到皮下组织很难吸收,脂肪小滴在输注部位可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或组织阻塞,毛细血管中可见脂肪栓子;脂肪乳糜在脂肪酶作用下可水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后者具有损害血管内皮及细胞毒性作用,会引起皮肤胀痛、红肿、渗出、水肿甚至出血、坏死及纤维性变等。

     1、及时发现药液外渗

     在输注脂肪乳剂过程中,一旦发现药液外渗应立即停药。断开输液器,保留穿刺输液的头皮针头,然后接无菌注射器尽可能抽吸渗到血管外的药液后迅速拔针,压迫针眼2-3min。

     2、较少药液外渗的处理

     药液渗出面积约2-3cm2者,尽量抽吸血管外渗出药液后,立即硫酸镁局部冷湿敷,或局部用酒精擦敷皮肤部位,扩张血管,抑制血中脂肪栓水解为游离脂肪酸。渗出药液较少者,可自行吸收痊愈。

     3、较多药液外渗的处理

     药液外渗范围较大者(超过2-3cm2),尽量抽吸外渗药液。除上述方法外,还可:

     ①渗出部位多处注射透明质酸酶,促使皮下局部渗出液扩散加快而利于吸收;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可将透明质酸150-300u加入0.25%普鲁卡因注射液10-15ml中,局部封闭以促进弥散、吸收;

     ②50%酒精加云南白药外敷:将适量酒精加入云南白药调成稀糊状,将粘有云南白药敷料的纱布贴于外渗皮肤处,面积超过外渗皮肤2-3cm,再用保鲜膜覆盖,防止酒精挥发。每日换药2次,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直至症状完全缓解。

     ③季德胜蛇药加硫酸镁外敷: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外渗处皮肤,再将季德胜蛇药碾成粉加硫酸镁注射液调匀成糊状,涂敷于外渗处皮肤上,面积超过外渗边缘2-3cm,厚1-2mm,再用清洁纱布包裹,每隔4h换药1次。

     4、局部组织坏死的处理

     药液外渗范围大,且合并糖尿病或肢体偏瘫时,应用上述方法无效且局部皮肤发黑溃烂者,应立即清除坏死组织,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双氧水棉球擦拭,无菌生理盐水棉球反复清洗创面后,再用庆大霉素、654-2、适量正规胰岛素等药物纱条覆盖创面,无菌纱布包扎,隔日换药1次,直至新生肉芽组织形成创面愈合。如创面较大难以愈合者可行植皮术。

     最新研究,喜辽妥再要外渗后应用有良好的效果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