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护理措施
2016/5/22 护士学习笔记
1休息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对于心肌梗死发作时疼痛并不剧烈的患者更应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绝对卧床期后,可根据患者病情、耐力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护理
患者需禁食至胸痛消失,然后予以流质饮食,以后随病情缓解逐渐过渡至半流食、软食和普通饮食。饮食应低脂、易消化,宜少量多餐。
3保持情绪稳定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4心电监护
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若发现频发室早>5个/分、多源室早、R-on-T现象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发生,需立即通知医生。
5疼痛护理
遵医嘱给予哌替啶或吗啡止痛,定时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静滴,烦躁不安者可肌注地西泮,询问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及其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注意监测有无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不良反应。给予2~4L/min持续氧气吸入,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
6排便护理
①评估患者排便状况:平时有无习惯性便秘,是否已服通便药物,是否适应床上排便等;
②向患者解释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现主张床边排便,患者排便时应提供屏风遮挡;
③指导患者采取通便措施,嘱患者勿用力排便、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使用开塞露;
④由于卧床期间活动减少、不习惯床上排便、进食减少等原因患者易发生便秘,故心肌梗死急性期常规给予患者缓泻剂。
7溶栓护理
心肌梗死发生不足12小时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溶栓治疗,护士应做好以下工作:询问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溶栓禁忌证;准确、迅速配制并输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后有无寒战、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发生皮肤、黏膜、内脏出血;使用溶栓药物后,定期描记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并询问患者胸痛情况以便为溶栓是否成功提供资料。
溶栓后可根据下列指标间接判断溶栓是否成功:①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②心电图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酶峰提前出现(14小时以内),或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冠脉是否再通。
8健康教育
(1)指导恢复体力活动:出院后鼓励患者逐渐开始规律的适量运动,活动形式可根据其自身条件和爱好选择,如步行等有氧运动形式。心肌梗死后6~8周后可恢复性生活,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可酌情恢复部分或轻工作量,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仍需避免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作。
(2)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调整血脂,控制血压和血糖。
(3)心理支持:措施包括:①告诉家属应给予患者精神和物质支持,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休养环境;②鼓励亲友在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或烦躁情绪时,能够给予其理解并设法对其进行疏导;③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下面是护士笔记团队开发了一个医务人员专用,参考了全国500张科室排班表,研究出来符合医护们使用的排班表,大家也都可以下载测试,一定会减轻你的工作量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