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肾门”真相! 护士感悟:一定要念好护患沟通“经”
2016/5/31 护士学习笔记

     央视面对面揭“丢肾门”真相,当事医生最后与记者有着这样的面对面谈话:

     记者:

     “你经历这种事情,再遇到这种情况非常危急病例的时候,做还是不做?”

     胡波:

     “我该做的的事我还是要做。因为我相信绝大部分人还是好人,绝大部分的患者能够理解。按原则去做,凭着良心去做。”

     记者:

     “以后如何去避免这种误解?”

     胡波:

     “要加强沟通。”

     沉痛的话题,沉重的一声叹息!

     沟通,还是沟通,一定要学会医患沟通!

     那么,问题来了!譬如我们护士,整天都在跟病患们打交道,可谓是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渗透在医院、科室、病房的每个角落里,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护患沟通,无处不在。

     让我们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护患沟通,来个梳理,理顺其概念与方式,以便工作中灵活掌握,随时跟进,进一步建立和谐、有序的护患关系。

     主动沟通

     口头介绍打“头炮”。 护理人员换位思考,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把病人可能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在病人入院时,就主动上前,先自我介绍,再一一介绍,细致叮嘱。与合作和家属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服务工作做得细,病人的“问题”就少。

     面对手术和特殊检查病人,护理人员除了给患者佩戴腕带标识,核对患者身份、病症、手术部位等基本情况外,还介绍由谁操作,简要的操作过程,需要病人怎样的配合等等。各种诊疗操作前签订的知情同意书、病情告知谈话规范严正。各项护理操作前后的解释和告知,中间穿插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全方位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间接沟通

     间接沟通可借助两种“外壳”——健康教育和温馨提示。

     健康教育 除了各病房责任护士对包干病人进行的疾病相关教育外,医院还专门组织院内专家,在每周固定时间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内容涵盖病区常见病种,吸引了一批批病患和家属。

     温馨提示 由于住院患者安全管理的需要,需要引起患者警惕的内容较多,护士一条一条的讲起来很繁琐,记忆效果差,病人及家属也很难一次记得清。于是,各病区管理者除了护士做口头介绍外,病区还可为患者做出一张张详尽的温馨提示卡,放在病人床头,让病人一目了然。

     延伸沟通 除了在院时的主动沟通,对于病人出院之后,护士还要进行出院回访,通过电话回访,询问病人身体康复情况,了解生活习惯,给予健康指导,促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组织医护专家深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与群众面对面直接交流。

     内部沟通 强调医患沟通、护患沟通,医院内部就要先行沟通。做通医护人员的思想工作,把医患和谐当做衡量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一项标准,提升到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个高度来认识,要求全院医务人员从医院大局出发,将自己的工作与服务病人紧密结合,自觉把职责内的工作做细、做精、做到位。医护人员不带消极情绪上岗,对患者服务的质量便会更高。强调重点人员如新进职工、有思想波动者强化沟通,重点时期如岗位变动、家中出现困难、受到批评处分、发生矛盾时强化沟通,打开心结,认真做好思想工作,覆盖全院、全员、全过程。

     外部沟通 医患沟通,还可延伸到院外,进一步密切医患关系,拉近与患者和家属的距离。聘请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医院行风监督员,重点围绕医疗服务、诊疗环境、就诊流程、廉洁行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明察暗访。发现问题与医院直接垂直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整改。

     科室可在医院的统筹安排下,各科室积极参与,每季进行一次“社会开放交流日”活动,广泛邀请曾经的住院患者和家属、医院附近的城乡居民到医院参观,让医护人员了解社会需求,让普通市民了解医院情况。管理层负责人组织病区护士和回访人员全程接待,医院领导与患者代表、市民代表座谈交流,介绍医院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参观者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听到了平时不了解的,积极地充当医院的社会宣传员,如实向社会传递医院信息。

    

     10万护士资料,100多部教学视频,找工作请点击↓↓↓【原文阅读】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