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奖金分配不公 护理管理何以转圜?
2016/7/28 护士学习笔记

    

     作者:忘忧草 来源:护士笔记原创投稿

     医护奖金分配问题,历来是护理圈里的“痛”。

    

     本月26日,上个月的绩效工资发放了。工资本来就不高,大家对此就很关注。科室四个医生,照旧的遥遥领先:医生们毫无例外的纳了个人所得税,护士除了护士长是副主任护师,工资高些,其余的,都还不到纳税的标准。看到人家医生领到工资高高兴兴的样子,护士们沉默不语,内心里自是满肚子的不服:同一科室,同等学历、同一职称的医生护士,绩效工资发放上,医生却是护士的1-2倍。医院里对科室的绩效分配实行的还是科主任负责制,明显的偏袒医生,为什么?因为医生有处方权,很多种情况下,医院还要靠这些医生生存哪。

     但事实上,护士每天的体力劳动、心血付出,一点也不比医生少,有的甚至还要高,在这种绩效分配制度下,护理管理将何以转圜,稳定护士情绪,保持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当下,医疗市场的竞争依旧是表面平静,底下暗流汹涌,这是医务人员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医院还是要凭借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来赢得患方的信任和认可。由于医生手里有处方权,诊疗方案都是医生在做决策,某种程度上来说,等同于医院还要“靠医生吃饭”,这在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院,是不争的事实。

     为此,医院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上,难免“偏向”医生,很多医院和科室,还是固有的“科主任负责制”,种种因素,倡导医生占主流,奖金系数倾向于医生群体高于护士群体。

     还有,护理工作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琐碎上,且护理服务价格历来偏低,这也一定程度上贬低了护士的价值,让业内外形成护士“含金量”不如医生的现实。而医生在医疗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等因素的评价上,则占护士的“上风”,人们头脑中的固有思维、考量方式也会倾向于医生,这些都会导致医护收入差距加大。在这种社会现实下,护理管理上将何以在其中转圜,做好护士“代言人”,稳定护理人员的情绪,顺利开展日常护理工作?

     管理对策◆勇于发声

     作为护理人员的“代言人”,护理管理者毋庸置疑,要学会为护士代言,正视护士们提出的意见,并正式向上级管理者反应问题。护理管理者在其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反映问题要反映问题,不该胡乱抱怨、动摇军心的话,不要跟风抱怨,胡乱指责,那样,只会“煽风点火”,乱中添乱。

     ◆垂直管理

     护理管理层面,可就护士的绩效分配实施创新与改革,实施护理上的垂直管理,学习借鉴别家医院的管理模式,总结自己的经验,走出自己的路子。

     ◆把握限度

     护理管理层要层层递进,把临床护士呼声反映到医院管理更高的决策层面,协调关系,积极争取护士权益,并认真制定分配方案,斟酌、把握大原则、大方向。如有的医院,把医护间的奖金差距把握在20-30%以内,缩小医护之间的差距,平衡护理人员的心理,减少护士的抱怨和不满。

     ◆安抚情绪

     护理管理者要在积极争取护士利益的基础上,注意耐心做好护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可让护理人员与医生、自己和别家医院的护士做横向对比,付出与回报做对比,慢慢平复护士失衡的心理;认真稳定临床护士的情绪,注意安抚自己的属下,保障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积极协调的同时,护理管理者要注意做通护士的思想工作,打开其不平衡的“心结”。让其认识到位,相互理解、配合。

     ◆ 体现价值

     护士长要教育自己的属下,教育每一位护士从自身做起,把本职工作做好,在此基础上,再说话,努力提升自身含金量,从各方面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证明自己,努力成长为优秀护士,在临床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查缺补漏,严防工作中的差错和不足,积极为医生提供宝贵的诊断依据,赢得院方和医生的认可和尊重,在这个基石上,护理管理者也更有底气跟“上面”说话,争取护士正当的权益。

     ◆增进理解

     护士与医生朝夕相处,更能体会医生工作的不易。 患者一有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医生”,医生的体力付出虽然不如护士(外科系统例外),但是脑力劳动付出更多,医生肩负的责任更重;医生每天都要来科室查房、下医嘱、规陪、查阅文献,以保证自己的医术与时俱进……相比之下,有的医生在学术和责任上肩负的任务,更甚于护士,护士要懂得理解自己身边的这个群体。

     换位思考

     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护士下班,可以安心回家休息,一名称职的医生即使下班,他也不能“放下”自己主管的病人,休息日查房,更是“家常便饭”。对于医生,即便在休息,他对病人的职责不能休息,即使不在岗,也要心系患者,而护士,则要相对轻松的多……打开这个“心结”,同样履历的护士比医生拿的少些,也就好理解一些,护士的心理也就好平衡一些了。

     护士和医生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唇齿相依、并肩作战,谁缺谁都不可。如果没有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及时诊疗,仅靠护理也不可能完成患者的诊疗。作为临床护士,应加倍努力,用实力说话,争取外界对护理工作价值的认可,进而争取和获得我们应得的权益和地位。

     相关阅读:

     【人手一份】2016年护考资料大全,你值得收藏

     【人手一份】心电图学习大全,不信你还不会,收藏之

     人手一份|心肺复苏各种教学、演示大全,医务人员收藏必备

     实习护生人手一份——实习秘籍

     护士人手一份——50项护理操作视频(修订版)

    

     ↓↓【点阅读原文下载】100万护士必备手机应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