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巡视该不该进病房查看患者?
2016/9/9 护士学习笔记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有效的巡视是保证病人安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处理的基本护理活动。夜间巡视不到位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然而当患者睡眠质量和病情观察发生矛盾,护士该何去何从?
监控器不断发出的哔哔声,鞋子和地面摩擦的吱吱声,门开开关关的碰撞声,患者的呻吟声,等候室内家属讨论的嗡嗡声……所有曾在医院过夜的人都知道,片刻安宁多么难得,更别奢望睡一个安稳觉了。
患者休息不好,就无法痊愈。
1895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在《护理札记》中曾专门写到医院的噪音问题以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她在一篇论文中指出:“永远不要吵醒你的患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是所有优秀护理的必备条件。如果他从自己的第一次睡眠中被吵醒,他很可能再也睡不着了。”
然而,大多数患者意外常在夜间发生,因此夜班护士巡视病房是否到位不仅是一项重要任务,还是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重点。99年某精神病院一位患者被约束在病床上,后半夜被同室病友掐死,至第二天早上护士才发现,法院终审判处当班护士犯医疗事故罪,医院赔偿家属50万元。可谓是一起血的教训,提示我们夜间巡视病房的重要性。
出于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护士在夜间对病人进行巡视。特别是对重患、大手术、特殊病人、新入病人,会增加巡视的次数。一些病人能够理解接受,但也有一些病人和家属对护士的巡视很反感。即使护士已经提前告知并请患者配合和谅解,但因护士夜间巡视影响患者休息导致的纠纷仍时有发生。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有些医院的做法是让病房的门开着,护士巡视时尽量放轻脚步,这样可以避免开门声和脚步声吵醒患者。但有的患者对于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睡觉也很反感,有时候这种不踏实的感觉更加影响睡眠质量。
最近一篇国外报道显示,有研究机构正在研发一种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让护士可以便宜地实现远程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或睡眠,不必开门进入患者病房。研究者甚至希望将系统设计成可以告诉护士患者处于睡眠的哪个阶段,如果他们进入了深度睡眠,就不应该再去打扰。
国内的研究者不妨也对这个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尝试。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创造出一个舒适如家的医院,但试图对这些困扰患者的问题进行改进,何尝不是一个更加人性化护理的开始。
如果您对这一话题有话要说,不妨在文后写下评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