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无数次想拔掉胃管的老人
2016/9/27 护士学习笔记

来源:护士笔记原创投稿 作者:冷若雪
胃管是什么?
杨奶奶对此并不十分了解。当然,她也不想去了解,因为在她心里,这种专业的医学词汇还是交给医生们去钻研吧。她作为一个已经63岁的老人,只需要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即可。

但,什么是生活?
生活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得到什么,或者是失去什么。
持续两个月的上腹部隐痛不适让她在儿子的催促下来到二院做检查。检查结果:胃癌。
由此,她开始了和胃管的长期接触。
这于她而言,是一个并不美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的经历。
1953年出生的老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折磨。用杨奶奶的话说,60多岁了,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罪没受过。可,再坚强的人在疾病面前都会变得异常脆弱和渺小。单单是下胃管的过程,她就受不了。胃管要从鼻子进入,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好不容易把胃管插上,还要整日整日地带着。
平日里杨奶奶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日子。别看她已经63岁了,在家里一天也不闲着。洗衣、做饭、拖地......该做的家务活一样不少。现在在医院里整日的躺着,还要插个胃管,总感觉浑身上下不利索,好像有个东西束缚着自己似得。
白日里,带着胃管,总觉得呼吸不顺畅,还有一种想呕吐的感觉。尤其是到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左躺、右躺、仰卧,哪一种睡眠姿势都不舒服。眼看着同病房的病友都已经入睡了,杨奶奶却异常清醒。要知道在家的时候,她可是一挨着枕头就能睡着的人啊。这么多年了,杨奶奶始终不知道失眠是什么概念,可就在来到医院,插上胃管这一晚,她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失眠。
有时候实在难受得不行,她就起来到走廊上走两步。因为实在是不好意思,也不忍心把子女吵醒。
第二天早上,杨奶奶就找到了护士长,希望可以把胃管拔了。
刚开始张艳丽没放在心上,以为老人是随口说说。因为她知道,插胃管肯定是不舒服的,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
谁知道接下来,老人三番五次地找她。每一次的诉求都是希望可以拔掉胃管。甚至,说到动情处,老人还控制不住流了眼泪。
此时,身边的儿女还以为老人是闹情绪呢。而张艳丽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人生病住院以后,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折磨以及心理上的恐慌和压力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哪怕是至亲至爱的亲人,哪怕是阅病无数的医生,都不能真正的理解。
作为旁观者,面对患者,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几句安慰话就是:没关系,这个不疼;没多大事,过几天就好了;医生都说了,这个病不严重;不害怕,我们都陪着你呢。这些话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也起到了一定的安慰作用。但是对于那些,心情极为低落,心思极为细腻的患者来说,有些情绪真的只能自己去消化,去释放。
想到这些,张艳丽没有试图去否定老人的感受,而是去肯定了老人的情绪。
“老人家,我知道插胃管难受。您看,我在医院干了这么多年,怎么能不知道插胃管难受呢。不只是您一个人,有好多人向我反映插胃管很痛苦呢。”
“大家都以为是我闹情绪呢,其实真不是。我什么苦没吃过,只要还能忍受,我哪会来麻烦你们呢。主要是这个胃管太痛苦了。”说完这句话,老人忍不住激动起来,眼泪也抑制不住,流出眼眶,最后变为痛哭。
看到老人痛哭,张艳丽也不去制止,她知道,有些情绪,就是需要发泄出来。
“怎么会是闹情绪呢,肯定不是。他们那么想是他们不了解。换了谁,插胃管都受不了。”
“就是。”老人表示很赞同。
“其实您心里很清楚,这拔胃管是不可能的。咱的病呀,就得需要胃管。对不对?”
“哎!怎么不清楚呢,我心里清楚的很呢。这不就是因为难受控制不住,所以.......”
............
一番交流后,老人的情绪逐渐平稳。她接受了插胃管会带来身体不适的现实,也接受了自己由此而产生的一些消极悲观情绪。她开始慢慢正视自己,接受自己,调整自己。
其实,“病人”二字是由“病”和“人”组成,病人首先是人,对待病人,千万不能只看病,而要看到人的情感心理变化,是之,为真正的医者。
新版护士笔记pro新增【免费题库】
《护理三基》1000题,《内科护理学》1463题,《外科护理学》2423题,《妇科护理学》1092题,《基础护理学》……你还在花钱买题吗?赶紧点击阅读原文做题吧!都是某高校内部精品题库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学习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