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通过跑步学会自律的?
2016/3/31 跑步者说

     正文

     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

     ——亨利·戴维·棱罗

     得知有人一年读100多本书,心生向往,决定从明天就开始读书计划,结果书单还没收集完就失去了耐心;

     听到有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两眼放光,意淫未来的自己也可以如此这般,结果英语书买了一堆,原声电影下载了无数,最后送人的送人,删的删;

     看到有人半年减肥100斤,唏嘘感慨,盯着那些诱人的腹肌人鱼线,决定重拾搁置已久的健身计划,结果咬紧牙关买的跑步机,最后还是落满了灰。

     以上的这种状态,据说许多人都会躺枪,别的不说,曾经的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回到家里只要平行180度扫一眼,到处都是无法自律引发的溃败局面。桌上成堆的书籍烂了尾,墙角孤立的吉它松了弦,我是比空想家稍微进步一点的行动派,只不过万事都是浅尝辄止,这比空想还苦恼。有时候觉得我特别适合当一个渔民,那样就可以不予理会嘲讽的眼光,心安理得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三十年,直到两年前开始跑步才有了转变,而且,通过跑步这一件事的自律,牵一发而动全身,慢慢的,原来生活中那些不忍直视的恶习逐渐得到了扼制。比起前30年,现在的生活节奏熨帖而有效。有一个观点深以为然,你唯一要面对的,就是孤独。

     自律就像一颗卫星,在推向太空的前期,必然有过一段漫长、痛苦或者前途未卜的经历,然而一旦冲破大气层,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剩下的就是在既定的轨道井然有序地运行,这一切,不经历前期的挣扎和锤炼,不会体会到那份悠然自得的从容。

     两年前的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狗,经历过几次跳槽,在最后一家单位工作的末期,我经常会听到一个让我讨厌的词:“工作量不饱和”,这个词带来的危害就是没日没夜地完成领导交待下来的任务,而且经常会突然出现计划之外的工作,那段时间就是烦燥,找不到原因,如果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不想要怎么办,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我谨慎的做出了辞职的决定,现在看来,这应该算一个明智之举。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对工作不满意就选择离职创业,只是,假如你真的已经身心俱疲,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为你指明方向,那就是“回馈分析法”,著名的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在谈到“自我管理”时,极度推崇回馈分析法,操作方法就是,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

     实际上,辞职的那一天,我已经把一件事坚持了七个月,那就是每天都在我的公众平台「跑步者说」更新一篇跑步的文章,从未间断。在做这件事之前,我没有任何远大的抱负,心里想着就是和以前一样,玩玩看,不行就放弃。然而结果却令我大感意外,甚至是充满了惊喜。因此,我辞职的最大的勇气,是看到了自己的长处。

     正如彼得·德鲁克在书中说的那样,多数人都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

     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如果从事自己不太擅长的工作是无法取得成就的,更不用说那些自己根本干不了的事情。

     说回自律。辞职后,我经历过一段混沌的时光,认为终于获得的自由可以任意挥霍。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浑浑噩噩到下午再睡上两三个小时,一觉醒来天色已暗,匆忙打开电脑完成文章的更新,一直忙到大半夜,不但没有时间跑步,连睡觉也变得不规律了。这样糟糕的状态持续不到半个月,我就崩溃了。自由这个东西虽好,但驾驭不好就是个灾难,它就像雷神手里的锤子,大多数人拿不动,就算拿得动也不见得能舞得呼呼生风。它也让我明白,脱离大体制的同时也要在心里建立自己的一套小体制,自律是获取真正自由的最好办法。反思之后就制订了一套计划,学着管理自己的时间,开始每天早上六点跑步,上午看些闲书,下午出去谈事或者整理文章,晚上给自己一些自由时间。至于为什么选择早上跑步而不是晚上,说来话又长了,明确的一点是,它决不是对身体的考量,而是时间管理上的影响。待我以后再细聊这个话题。

     大家可以看出,我的自律,是粗线条的,那就是我一直保持着悠闲的状态,不会像有些高手那样把每天每个时段要做的事列得那么清楚。我知道,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慢慢培养的,拔苗助长很有可能前功尽弃,最后落了个虎头蛇尾。

     自律给我带来的改变

     一、身心好了

     跑步是我的自我救赎,原来压在身上的那30斤脂肪,像是堵在胸口上的一面沉重的墙,内心暗无天日。推开那面墙之后,身轻气也顺,昏睡的细胞都在觉醒。

     二、不怕事了

     健身讲究无氧阈值,遇事也讲究承受能力,能把一件事坚持100天、一年,就会对其它事充满征服的冲动,知难而上,毫无畏惧,你看我想了10多年辞职的事,就是在自律后落地生根的。

     三、时间多了

     欲望少了,睡得就好,起的就早,时间自然就多了,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满足一下越来越大的书瘾,跑步瘾,过瘾。

     四、更满足了

     以前天天吃肉喝酒,现在自律克制,反倒对节日里的一醉方休无比期待,逮着一次就大碗喝大口吃,满足。

     高度自律是怎样一种感受我不知道,但保持适度的自律,把一件事坚持半年,就有可能改变人生的轨迹。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嘛,小时候想去少林寺,上学后学的计算机,毕业了进的报社,后来又转战电视台、互联网,现在,跑步成了我的事业。过去30年没有一件事像现在这样能带给我这么大的成就感,而且又那样富有魅力。两年的自律就有这样美妙的感觉,那长期的自律一定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感受。

     自律的几个阶段

     一、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年轻人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而且每件事在刚开始做的时候都充满干劲,正所谓“三分钟的热血”,所以,一件事,特别是一件在社会上普遍具有热度的事,在刚开始都会吸引一大批狂热的追随者,在试探的过程中也确实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兴致,但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新厌旧,对一个事物无法保持长期的热爱。就像自律,许多人制订读书计划之后,刚开始几天都能坚持下来,坚持21天就被自己感动了,但30天之后突然觉得乏味,一想未来漫长,心里不爽就放弃了。跑步也是一样,完成第一次跑步任务之后,许多人都会累,但同时也会伴随着令人欣喜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人坚持完成开始的三五天,然而时间一长,成就感抵不上疲劳感出现的频率,人就容易泄气。

     二、自律的中期是痛苦的

     生来喜欢享乐是人之常情,谁都知道周末吃个火锅,喝个小酒,窝在沙发上看得电影比啥都舒服,为什么要起床跑步啊,那么累,满身汗,有那时间,多睡会觉多美啊。于是,当一件事坚持了几天,占用了你以前吃喝睡觉享受的时间之后,你就开始进入痛苦期,如果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每次跑步过程的痛苦,殊不知,这其实就是陷入了“最后一公里”的困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一般人都是乖乖缴械投降。就拿糖尿病来说,它虽然是致命性疾病,但现代医学已经把它转变为可控范围,只要定期口服或注射用药,就能预防伤害。但为什么每年还是会有许多人因为它而昏迷、失明、截肢甚至死亡呢?原因就是许多人都不会坚持按时用药,从而影响了药效。在最不起眼的细节上摔了跤,在“最后一公里”的地方没有坚持住,就永远无法突破瓶颈,享受到一公里之后的快乐。

     三、自律的后期是享受的

     还是那个卫星的例子,当自律改变了自己,就会吸引别人的关注,一两个人关注可能不会觉得如何,但成百上千人的关注就会给你很大的自信和满足。说到底,人还是群居动物,藏在阳光下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就算最不喜欢交际的人,也是希望得到大家的赞赏和关注。当然,自律最终目标不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但如果你通过自律有效督促了自己,学会在生活中积极汲取知识,努力锻炼,你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自然就会让亲友感受的到。跑步为什么会给人带来无穷的正能量,正因为它是“见效”最快的自律方式,只需要跑三五个月,就会有收获。

     如何做到自律?

     许多人以为自律就是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排满,不浪费一分一秒,其实不然,给大家分享《稀缺》里的一个观点:生活中不能没有“余闲”。在经济上没有“余闲”的是穷人,在时间上没有“余闲”是整天忙碌却没有收效的人。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每天计划表安排得很满,没有一点空余的时间,只专注当下的工作,就容易被突发事件打乱节奏,人的精力就和上网带宽是一样有限度的,如果总是拆西墙补东墙,自律很快就会成为压力,转变为自我束缚,逐渐陷入忙乱。

     这就很清晰的道明了为什么许多人无法很好的自律,就是因为一开始就把时间安排的太满。所以,如果你也想学着有效的自律,先从一件事做起,不要贪多,比方说跑步,100天就做跑步一件事,也不要硬逼着必须每天都跑,那样既不理智,也容易受伤,刚开始一周就跑三次,坚持下来对于自信心的建立就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在一个时间段里完成了一件之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会慢慢喜欢上自律的感觉。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律给生活带来的自由,我发起了一项坚持跑步100天计划:“百人百天”,顾名思义,就是从全国各地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每100个人为一个班级,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和相互之前的加油打气,共同坚持跑步100天。过去两年,已经有3000多人参加了我们的活动,现在已经进行到第六期,每期报名人数都在1000多人,通过以往的数据证明,每一期,90%的人都可以坚持到最后。这其中又有很多人通过跑步所带来的成就感与自信心,用更加旺盛的意志投身到更有挑战的事业中去。

     从明天起,跑步、读书还是其他别的,任选一样吧,只要开始,自律会把你带入充满惊喜的世界。

     2016.03.31 重发

     <央视10套《讲述》栏目对我的采访,那年还没辞职>

     ——100天跑步计划招募的分割线——

     我们的活动之前是免费的,但发现坚持到最后的只有四十多人,后来果断开始收费,拿出其中的200元钱作为契约押金,每完成一周任务返还一部分现金,13周全部坚持下来就可以拿回所有的押金,从那以后,每期的平均完赛率都是90%以上,这正应了心理学上那条亘古不变的定律:

     成本为零的东西注定不被重视

     剩下的一些费用,则是用来支付从欧洲引进的一套科学训练计划,因为我们发现,放弃跑步的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意志不坚,而是因为伤痛缠身。这套训练计划,是根据目标距离、训练周数、每周天数、操作风险等因素确定跑者对应的训练方案,该训练计划体系有35年的7000多万跑者的验证基础。

     当然,我们深信跑步不应建立在枯燥无味的数字堆积之上,它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场修行。向外可以锻练体魄,向内可以锤炼心性。综上,它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首个线上坚持跑步100天活动

     每100人为一个班级,相互督促跑步100天

     跑的是步,锻炼的是意志,交的是跑友,玩得是天南地北的马拉松

     每个人在自己的城市,临近的街道即可完成任务

     并不是天天跑,每周跑三天,跑步的距离逐渐增加

     来自欧洲RSlab科学的跑步计划以及专业教练的指导

     分为10公里计划、半程马拉松计划、全程马拉松计划以及高端订制计划

     激励人心的发红包游戏,和不讲情面的淘汰制度

     不保证100%全部坚持到最后,但坚持下来的一定属于90%的一分子。

     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养成一个受益终身的习惯

     可以获得全世界工期最长的一枚奖牌,因为它整整锤炼了100天。

     这是一所永不毕业的跑步学院。

     第六期现已有1301人报名,报名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一、挑战组:

     适合没有跑步基础,或者跑步不超过3个月的朋友参加,报名该班级,3个月后可以跑完10公里。

    

     二、全马组:

     适合可以跑完15公里、半程马拉松,或者希望提高全马成绩的跑友参加。报名该班级,3个月后可以跑完全程马拉松。

    

     三、全年组:

     适合所有阶段的跑者,通过一年的训练,可以让弱者变强,强者恒强。全年班一次性报名一年三期百人百天活动,享受更多特权福利。具体请阅读原文了解。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活动规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跑步者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